第825章 机遇与危机

1908远东狂人 丹丘 2243 字 12天前

“是的,那座从武汉搬迁过来的机车厂就在火车站的旁边,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我可以通过关系介绍你去采访和参观,别忘了,我在这里担任总领事已经差不多一年了,对于这座城市,我非常熟悉认识的熟人也多,就连广东总商会的会长也是美国领事馆的常客。”马文笑着点了点头。

“说句实话,对于中国中枢政府这种刻意展出东南西北好几处工业中心地带的做法,我是非常钦佩的,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避免浪费,而且可以带动许多城市和乡村的展,而不是将经济重心挤在一起,变成国民经济的毒瘤,毒害整个国民经济。”莫理循很有些感触。

“这需要完善的交通和统一的规划。恕我直言,没有美国铁路公司的帮助,中国人不可能实现他们的这种规刑式工业设计,而且在我看来。这种政府对经济的强力干预似乎有悖于自由经济原则,可是偏偏那位“狂人总统,非常赞赏这种来自政府的干预。”马文摇了摇头,并不是非常赞同莫理循的意见。

“领事先生,您似乎过高的估计了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在这个国家工业与经济展中的作用,虽然我也承认,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对于中国工业的展至关重要,但是我同时也要持认为,没有来自德国的全力支持,这个。东方国家也不会在工业建设上取得如此让人诧异的进步面,我对您对自由经济原则的理解不是很赞同,在,众种政府高度干预经济的做法恰恰正是这个东方国家在工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没有政府的统一规利和设计,现在我们恐怕不会在广州这里看到这么多的现代化工厂,或许,这里最多会出现一些作坊式的小企业,而且只能依附于外国资本,不能掌握定价权。当然,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也可能导致经济的僵化,这是需要仔细权衡的。”

莫理循一本正经的分析了一番。这让那位美国领事马文有些不耐烦。

“定价权?如果不是欧州的战争。中国人能拿到定价权?莫理循先生。我知道你对中国人有很强烈的好感,但是这种好感最好不要误导你的判断,欧洲处于战争之中,从螺丝钉到蒸汽机,各种物资都处于短缺状态,在这种卖方市场下,只要拥有工厂,就拥有定价权,在这种欧洲交战国甚至连人力都严重匿乏的状态下,中国人如果不能掌握工业品定价权的话,那么他们就一定不适合工业时代的生存。”

“可是你也必须承认,事实就是如此,中国人成功的主导了某些工业制成品的定价权,比如说油漆刷、消炎药、自行车、收音机,有些商品,中国人依靠技术优势将价格抬起来,赚取惊人利润,比如收音机。而有些商品,中国人则依靠廉价的人力资源将价格压下去,与其它国家包括美国进行竞争,比如说自行车,无论价格是高是低,至少,中国商人取得了部分商品的定价权。”

“别提那些中国的奸商了,他们极其讨厌,我在广州担任总领事不过一年时间,美国商品在本地的销售额就下降了差不多一半,如果不是欧洲市场的巨大需求的话,或许美国商人又会向国务卿抱怨外交官们没有尽到职责了。相信我,莫理循先生。只要欧洲战争一结束,当欧洲市场对中国工厂关闭大门的时候。这个国家肯定会出现经济上的萧条。”

“是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也一直强调危机与机遇并存,这本来就是一个既有希望也有危机的时代,就看中国人怎么应对这个时代了。”

就在两个洋人为中国经济和工业的展而争执的时候,一辆美国福特轿车喷着黑烟驶到了马文面前。车门上打着徽记,正是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的汽车,等轿车停下,那名司机下了车,走到马文跟前,看了眼站在一边的莫理循。

“领事先生,对不起,我来晚了,路上堵车,今天本地的一家航空公司将在珠江上进行一次新型客机的飞行表演,城里的许多人都跑去看热闹了,奂通非常拥挤司机将他迟到的原因告诉了马文,这引起了马文和莫理循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