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混乱与愤怒

1908远东狂人 丹丘 2169 字 11天前

一场措手不及的战争就这样改变了日本,许多人认为,是日本军队的无能出卖了日本的利益,是前线的战败导致了现在的一切。

但是这些日本人只是看到了表面。他们并没有看见导致目前困局的深层次原因,而这个原因就是日本财政的极端脆弱性。

,万比

由于长期扩军备战,日本的政府财政早已不堪重负,日俄战争之后。由于没有得到预想中的战争赔款,日本的政府开支立刻受到影响,不得不放慢了军备建设的脚步,所以,对于这场中国突然动的战争,日本政府几乎是全无准备。

这也可以理解,在日本政府的惯性思维中,中国绝对不敢对日本主动开战,那位中国的总统虽然是个狂人,经常在外交上做出一些挑衅行动,但是在日本政府高层看来,那个狂人总统只不过是在演戏而已,他们从来也没有料到过,对方竟然敢真的挑起对日战争,而且战争一开始,就是雷霆万

其实说日本政府防备松懈也是不公平的。日本政府确实也曾认真的研究过那些潜伏在华的间谍传回日本国内的情报,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中枢政府确实在充实军备。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日本的政府财政已经不堪重负。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日本政府无法立刻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换句话说,当时的日本政府没有足够的财政预算跟中国进行军备竞赛,面对日本国内的经济疲软,日本政府必须先改善财政状况,日本国民无法跟中国贫民比赛对贫穷的忍耐,尤其是日本的工人,他们无法容忍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而日本的农村已经无法再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地主经济已抚杀了任何企图利用农村缓冲工业人口的尝试。

按照日本政府的打算,他们将在经济状况好转之后再对中国采取反制措施。但是没等这个机会到来,中国人已抢先动,于是。日本军队就在这场局部战争中一败涂地,日本国内的经济也就雪上加霜,不可挽,。

欧州战争的爆,本来对日本政府是一个好并息,可以利用欧洲尹强无暇东顾的机会重振日本经济。并进一步取得东亚战略优势,但是偏偏现在与中国的战争仍在进行,日本政府根本不可能安心展经济。

就是在这种局面之下。日本政府内部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既然战争已经证明日本军队在战术和武器上的全面劣势,那么,现在就应该理智的坐到谈判桌上去,与中国人达成和平切议或者停战协议,然后全力恢复国内的经济;另一种意见认为,这种时候国民情绪极端。如果现在求和,等于是在激怒群情汹汹的日本国民。与其这样而导致政府和内阁倒台。还不如继续将战争进行下去,进行全面动员。利用残存的海军力量护送陆军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实施登陆作战,争取在华南方向开创新局面。以此逼迫中国主动求和。

这两种意见针锋相对,代表着两个集团,一个集团就是“海进派”他们属于伊藤博文一手扶持起来的宪政派政治力量,他们认为不能将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应该知难而退。先保住日本的本钱再说,支持这一派主张的是日本海军军令部;另一个集团就是“陆进派”他们属于军部力量中的陆军势力,他们坚持认为,只有向东亚大陆方向扩张才是日本的生存之道,舍此别无它途,而这种思想的来源就是日本底层人士对土地的极端渴望,而这些人恰恰正是构成日本陆军的基干力量,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日车已经控制了朝鲜和南满地区只要假以时日,这些地区可以为日本移民提供大量耕地,可是如果现在主动向中国求和。那么,这些地区的利益将很难得到保障。

说到底,分歧所在仍然是利益的着眼点不同,以及随之而来的战略重点的不同方向。

作为局中人,西泽公雄多少也明白这一点,而他一直猜测,福岛安正在送他上船归国之前交给他的那些绝密文件也很可能与日本政府里现在的这种争吵有关,作为一名情报专家,福岛安正肯定仔细的分析过日本不同战略选择的利与弊,他让西泽公雄转交给海军军令部的那些绝密文件或许与此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