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关心归关心,但是“秃鹫”的具体性能还是不能随意讨论的,飞机的航、升限、作战半径、载弹量,这些都是军事机密,孟飞嘴巴再大,他也不敢乱说,而且某些性能数据他也不清楚。只有秦炳这样的“秃鹫”指挥官才对这种重型轰炸机了如指掌。
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秃鹫”可以挂载一种特制的航空鱼雷,仅此一点,就足以傲视远东了。
军官们之所以知道“秃鹫”可以挂载鱼雷,原因很简单,因为就在前几天,一批航空鱼雷已经秘密运到登州空军基地,现在就储存在地下仓库里,而秦炳跟着参谋赶来航空指挥塔,也正是为了提取这批鱼雷,以便立即挂载到飞机上。出于安全考虑,“夜鹰部队”转场登州是空载,只装了机关枪,所有的炸弹、鱼雷都用火车运到空军基地,现在随时都可能接到攻击命令,秦炳打算提前将炸弹和鱼雷装上“秃鹫”
这种特制的鱼雷在军方文件上的代号是“龙虾”它是一种空投式轻型鱼雷,由汉阳兵工厂制造,虽然核心部件压缩空气瓶、动力汽缸都走进口自德国,但是大部分零部件是中国自行制造的,这种鱼雷仍旧采用较为保守的冷压缩空气动力,而不是刚刚兴起的热动力,这限制了鱼雷的航,也限制了鱼雷的射程,在二十节航下,鱼雷的射程是五百公尺,而在三十节的最高航下,鱼雷的射程就只有二百公尺了,不过对于一种航空鱼雷而言。这个射程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如果鱼雷过重的话,“秃鹫”轰炸机就无法挂载了,而现在的这种“龙虾”重量只有七百公斤,“秃鹫”可以轻松挂载,虽然鱼雷比较轻,可是由于弹径达到了十四英寸,而且采用平头战雷头,它可以装载五十公斤烈性炸药,即使对于重型军舰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值得一提的是,在设计之初,“龙虾”鱼雷就考虑到了在浅海地区作战的要求,这种鱼雷有一种配套使用的木制弹翼,可以很方便的拆卸、安装,如果需要使用在浅海作战区,就将这种木制弹翼装上,这样一来,当鱼雷从飞机上投下本站新抽址已甫改为:凹胁见姗敬请光后阅读!就不会一头栽到海底。不过使用这种鱼雷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秦炳的“夜鹰中队。一直在甘肃进行练,出于保密的需要,直到上个月,总统才批准了鱼雷空投练计划,秦炳与部分飞行员赶去海南岛,利用两架由飞机制造厂的技术人员在当地组成起来的“秃鹫”进行了为期数天的刮练,取得了空投鱼雷的宝贵经验,但是这种经验是通过赶鸭子上架的方法取得的,并不十分可靠,秦炳一直为此担忧,虽然回甘肃之后他们利用木制鱼雷模型进行过加强练。但那是在戈壁滩上模拟练,与在海洋上的练感觉有些不同。
本来,秦炳是打算过来登州之后利用开战前的时间加接一下空投鱼雷练的,但是他的这个想法现在似乎行不通,因为孟飞告诉他,中枢确定的开战日期就在今天。现在随时都可能接到出击命令,是不可能有什么练时间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秦炳现在最担心的倒不是这个鱼雷空投问题,而是“夜鹰2号”中队,按照飞行计划,“夜鹰2号”中队应该在“夜鹰号”中队抵达登州空军基的之后半个小时之内降落机场,但是现在,眼看着时间已经过了,可是仍没听见夜空中的动机轰鸣声。秦炳有些担心“夜鹰2号”可能赶不上第一波攻击,那样一来的话,空军第一波出击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孟飞也是同样的忧虑,站在电报机前,焦急的等候消息。与“夜鹰号。中队一样,“夜鹰2号”中队也有一架专用的通讯联络机,这也是一架“秃鹫”所不同的是,这架“秃鹫”不会装载炸弹、鱼雷,这架专用通讯联络机上只装备无线电台,一根铜丝从上层机翼顶部的一根撑杆上一直拉到机尾,这就是电台天线,由于这个时代的无线电报机本就非常笨重,如果再装载炸弹的话,会严重影响飞行安全,所以,“通讯联络机”的概念就出现了,实际上,秦炳指挥的那架“秃鹫”就是一架通讯联络机,同时也是指挥机,飞机上装载了不少信号弹,用来指挥轰炸机编队。
终于,电台收到了“夜鹰2号”通讯联络机拍过来的电报,由于中途遭遇暴风雨,轰炸机编队不得不绕道,预计将在十五分钟后抵达登州上空。
孟飞松了口气,值班军官也急忙吩咐下去,让地勤准备清理跑道。
就在地勤们忙着为跑道两边的那些铁皮油桶添加燃料的时候,一辆轿车疾驰而来,在航空指挥塔边停住了,车上跳下几名军官,为的军官正是空军特遣部队司令姜登选。
姜登选带着参谋长苏石羽急匆匆走进指挥室,将手里的那张电报抄稿亮了出来,一脸的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