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镇冰很想派人“海”号夺回来。但由于现在的“海”号上已由共和军炮兵部队舱面大炮。这些旱鸭子虽然不懂开船。但开炮却不是外行。而且“”就用锚链固定在航道上。一动不动。和一个炮兵阵的差不多。陆军在上面开起炮来。准头不比海军差。巡洋舰的大炮无论如何也比炮舰犀利。和“海”号正面对抗。萨镇冰还没狂妄到那种的步。再加上“”是现中国仅有的四大舰之一。不能再损伤了。无论是共和军掌握。还由北洋方面掌。总归是中国人自己掌握。内战。萨冰已打够了。
所以。在接到袁世催促他东进支援“江讨伐军”的电报之后。萨镇冰只略一犹豫。便率领全部军舰开到|。加入了对清廷两江总督长庚的讨伐战。在海军舰炮的支援下。顿兵于坚城之下的北洋第五镇毅军姜桂题部以及安徽巡抚朱保部终于控制了全部的战略要的。江宁城已是北洋势力的囊中之物。取之易如反掌。已用不着海军冲在前头了。
结束了炮战后。舰队在江宁下游的八卦洲一带缓缓游弋。虽然舰尾仍然飘扬着龙旗。但是实际上它已不再为满清朝廷效力了。
萨镇冰和他的舰队无法主动选择效忠的对象。海军属于大海。但大海却是那样的遥。国的海军或许只能依托着的。或者。他们只是陆军的附庸?
站在舰桥上。扶着那冰冷的围杆。萨镇冰重重的叹了口气。向前望。-向后望望。那喷滚滚黑烟的舰队里竟没有一艘军舰是中国人自己造的。当年洋务派苦心经营的福州船政局到了现在已是破败不堪。连商船都没有造了。又怎么可能造出合格的军舰?漫步在
凄凄的船政局。谁又会想到。这个废墟一般的的方是建造过第艘国产装甲舰“平远”号的?又有多少人知道。中国乃至远东的区的第一艘鱼雷快船也是在那里诞生?鱼雷快船。那种船被西方列强称之为“驱逐舰”。在已成了海军弱国装备的首选对象。可以说。在当时。中国的造船人是一直在紧随世界cháo流的。他们也有着与外国同行一样的梦想。如给他们机会。谁敢说当年曾下西洋的龙的传人的后裔竟会造不出自己军舰?如果当年朝廷多拨些银子。如果当年的甲午战争没有失败。如。如果…
但是没有如果。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随着那二万万两白银的对rì赔款的支付。中国造船人就不不与他们的梦想洒泪挥别了。福州船政局的船坞就此沉寂下来。而且一沉寂就是十多年只有那些发霉的烂木头迹斑斑的碎铁块还在向人们无言的诉说着当年的辉煌虽然那种辉煌在列强看来不值一提的但确确实实是个古老国家在近代化上走出的一大步。它已成了历史。烙印在这个民族的灵魂深处。
萨镇冰毕业于福州政局。也是国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和他同期的三十多人的阵于甲午。有的了行。现在还活着并留在海军里的人不多了眼看着军的老一辈将凋谢。可新一代却还未成长起来。所谓“青黄不接”。难道中国海军的前途竟是如此的黯淡么?
“军门。外头风大。舱'息。”汤乡茗打了萨镇冰的思绪。
“兵们又鼓噪了么?”萨镇冰问道。他不是旗。但也不是汉人这个特殊身份使他到清廷重用但同时也使他立于海军多数官兵之外。整个舰队里几没有几个可以值的他信赖的军官。所以自从知袁世凯在北方的举动后。官兵们群情汹汹。不仅赶走了那些旗人舰长。而且叫嚷着要赶走萨镇冰。还`算自行推举一汉官做统帅。若非萨镇冰极力弹压。袁世凯又派亲信赶来说和。恐怕这支舰队已经四分五裂了。不过。袁世凯虽没明说。但还是在电报里暗示过萨镇冰。建议他自动隐退。袁世凯可以给他一个闲职。到北方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