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夫吆喝一声,马车缓缓启动,驶离了大清门,载沣派的十几个戈什哈也骑马跟在后面护卫。
两个太监在车里好奇的摸来摸去,张之洞也不去理会,只是微眯着眼,打量着车里的装潢,这种西洋马车他也有过一辆,却没这辆豪华舒适。
“这洋人,连享受都比咱们强啊。”张之洞无奈的闭上眼睛,开始考虑写遗折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清楚,如今他已是油尽灯枯的时候,就算没小恭王的那句话,他也自虑活不了多久了,这遗折还是早些准备,免得到时候来不及,至于坐镇湖广一事,他压根就没考虑过,现在这种局面下去湖北主持大局,那是自取其辱,还不如就死在军机处里呢。
可是这封折子如何拟呢?
现在的大清帝国,真正是风雨飘摇,四处透风,国内民不聊生,叛乱四起,国外列强侵逼,嚣张跋扈,就在前几天,德国公使和英国公使又为了粤汉、川汉铁路的事要挟朝廷,逼着他张之洞在英德两国银行团中选择一个,选了英国德国不乐意,选了德国英国要抗议,朝廷夹在中间,硬是成了风箱里的耗子。偏偏这个时候比利时人也来凑热闹,借口革命军炸毁了京汉路上的两座桥梁,比利时参赞大闹外务部,要朝廷给个说法,虽说比利时是个小国,可是它的身后却站着一个法国,朝廷也是万万不敢得罪这个小国的。
列强要伺候好,叛军要尽快消灭,当前的急务千头万絮,理也理不清,不过有一点是明摆着的,洋人只是想赚银子,可叛军是想拆了大清这座破房子,两相比较,孰轻孰重,张之洞还是拎得清的,给大清的皇上效忠了一辈子,恐怕是做不了共和中华的臣民了。
但还没等拟出个腹稿,张之洞却听到马车外有人在高喊,听口音是南方人。
“载沣狗贼,纳命来!共和万岁!”
话音刚落,就听见车厢上传来一声闷响,紧接着便“轰”的一声,顿时碎片纷飞,马车倾覆,张之洞也倒了下去。
“这遗折到底是写不成了啊。”这是张之洞昏过去之前的最后一个念头。
两个早就守在路边茶馆里的青年在马车路过门前的时候从茶馆里冲出来,扯去脑后的假辫子,向那辆四轮马车连续投掷了两颗碰炸型炸弹,将那车厢几乎完全炸碎,随后,两人退回茶馆,抽出手枪,与护卫马车的戈什哈卫队展开枪战,五分钟后,这两名青年从容就义,没有留下任何足以表明身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