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农业。

大周国土辽阔,涵盖四海八荒。

但年年的整体收成都大相径庭,为了使粮食稳定,国泰民安,请问该如何改善?

李卯沉吟一番,随即蘸墨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上去。

其上内容大概就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年气候退田还林亦或是退林还田云云。

毕竟是过来人,一些随口拈来的农时经验只怕就是这年代的至理名言。

第二题,商业。

随着大周国力日渐增强,国内个体小商户的重要性愈发显著,但发展限制性也随之而来,请问该如何完善商户发展体系,促使商业愈发强盛?

李卯没有多想,又是下笔唰唰写了起来。

自然是根据自由交易度以及赋税两个大方面下笔,不一会儿又是几百字完整齐备。

二百余考试的学子间约莫有四五十位夫子监生监考,冯唐坐在台上作为主考官,好整以暇的翻看着手里的牛皮小书,同时不停抬眸诧异的朝奋笔疾书的李卯看去。

这小子不会是在这蒙他?

每次看完题想都不想就下笔了?

冯唐看了眼手里的《三国演义》,吹胡子瞪眼一把将书给合上。

“净会一些诗词小说的旁门左道,不学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