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科技的促进作用可不是简单的相乘,而是指数级的关系!

假如每100年人类能诞生一个绝世科研天才,江凡赐予他长生,如此积累下去,终有一日,帝国将集结出规模空前的科研天才团!

这些天才大脑的思想在一起碰撞、研究,又能研究出何等离谱的技术?

有了这么多天才,仙界又算的什么?!!

青璇叹息道:

“还是很难。元巧巧虽然发明了长生符,但是与长生的本质研究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江凡点了点头,很理解青璇的话。

元巧巧就像一个天才应用型科学家,只要给她火药,就能给你手搓出一把巴雷特来。

但是你问她什么样的火药配比才最好?

为什么火药会爆炸?

元巧巧就搞不定了。

几百年的天玄界思维方式,不是那么容易改过来的。

到目前为止,适应速度最快的,也只有青璇、宋余庆、清幽子等寥寥十几个修士。

与之相比,地球人类的研究人员比较擅长做这些研究。

但是,因为他们接触源能和异能时间较短,至今也没人能看懂长生符,就更别提长生的本质了。

因为这个原因,现阶段很多关于源能本质的研究都陷入了困境。

江凡也没什么别的好办法,只能等待。

等待天玄界的修士适应地球的科学思维方式。

或者,地球的研究人员对源能有更感性的认知。

紧接着,青璇汇报了一个好消息:

“在天玄研究院的大力协作下,定向传送阵已经更新到了第9代,建设成本比上一代降低了6%,只有初代的9%,最重要的是,现在终于能够彻底工业化了。总共178个配件,全部标准化、流水线化,全程不需要一个修士就能制造。预计产能将增加100倍,我认为,到了推动乡村阵阵通计划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