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可能,区区一百两银子,买得了我的人品吗?我会还你钱,这事不可能。”
“区区一百两,买不了你的人品,却买得了你爹的命!你若不同意,那也没关系,只要先生去你家查,自然会发现你家最近多了一笔巨款,钱从哪儿来的呢?你要说是我借你的吗?我和你向来不睦,怎么可能把自己吃饭的钱借给你爹看病而让自己饿肚子?”
秦文静还是太单纯,怎么比得过这些富家女从小耳濡目染学的心计手段,邹碧华算的死死的,秦文静借的钱就是偷的。
“只要你同意这么做,你离开书院之后我可以再给你一百两银子,你就能给你爹买些好药材治病了,你只是不能读书而已,又不会少块肉,你们周边那些女孩子,很多都不读书啊,不照样活的好好的。”
秦文静低头道:“我可以离开书院,但求你,让我走的体面些,一定要这样败坏我的名声吗?”
“那你可就要想清楚了,是要体面还是要你爹的命!”
读书人的风骨很重要,但很多读书人都为了五斗米而折腰,这个世界没文化照样能活,但没钱真活不下去,秦文静从小就知道这个理儿。
她向先生承认是她偷了邹碧华的银子,拿去给她爹买药了,而后背负着骂名离开了书院,一个贼字一辈子跟着她了。
事后邹碧华也再给了她一百两银子做封口费,她们两清了,她安慰自己,邹碧华说的对,她没受苦没受累就得了二百两银子,总得付出些什么吧,和父亲的命比,她的名声不值一提。
可父亲用了人参还是过世了,钱没了,父亲没了,她的名声也没了,她不能再上学了,她的人生变得一片灰暗,很长一段时间不知该怎么过日子,娘让她认命,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书院过去了,父亲也过去了,就让那些人和事留在她们心里的某个角落,活着的人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
她也想就这么平庸地过下去,可总有一些人在她甘于平庸时就跳出来提醒她曾经的辉煌,比如那个贵气的夫人,比如那个漂亮的侍女。
秋水又到了秦家,秦文静姐弟俩在院子里收黄豆,很多很多晒干了的黄豆,连着枯黄的杆一起,在太阳底下暴晒了一通,都干了,豆壳被晒得很脆,轻轻一掸就爆了,圆滚滚的黄豆就掉出来,底下有一个很大的细孔竹筛子接着,黄豆掉在筛子上不会漏下去,掸下来的尘土却会漏下去,秦文静在掸豆杆,秦文志则拿了个小簸箕在捡四处滚落的黄豆。
这样的一幕在普通农家是很常见的,秋水小时候也是农家女,也没少干农活家务活。她这两次来都没有看到他们的母亲,应该是外出上工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