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七百三十七章大感意外

就在华夏代表团即将回国之际,苏方代表突然向华方转达:苏联政府原则上批准向华夏出售苏系战机。这对于当时正遭受西方国家武器禁运,急需更换武器装备,本身又没有能力研制新型战机的华夏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正如俗话所讲的那样好事多磨,苏联在作出销售苏系战机决定的同时,又出于本国的利益考虑,准备把卖给华夏的战机降低技术档次,华俄双方为此进行了艰苦的谈判。

就在军委副主席访苏当年的年底,华苏就苏出口战机事宜进行最后磋商。用那位副主席的话来讲就是“会谈是封闭式的,吵吵争争、进进退退”,但结果却是皆大欢喜。

在新年钟声敲响前两天,华夏购买二十四架苏系单座战斗机和双座教练机的协定在京城签署。作为苏系战机的首次出口,华夏买到的战机在规格上与苏联自用型号一致,同时合同金额的百分之七十是以易货交易形式支付。

后来双方的合作很愉快,而且由于苏联的解体,继承者哥萨克又急需华夏在资金上的帮助,双方又商定由俄方提供零部件和技术,帮助华夏企业联合生产苏系战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华夏中央军委将苏系战机正式列入空军装备发展序列,由辽东机械工业公司负责仿制生产。同年十一月航空工业总公司与总参装备部,联合发出关于仿制苏系战机与AL-31F涡扇发动机的文件,苏系战机的改装仿制工作正式全面展开。

“武田同志,空军对歼-XX系列战机还满意吗?”

武田微微一怔,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如果说不满意,那为什么总装备部这些年来一直在采购,如果说满意呢,歼-11除了对地对海攻击能力稍微强一点之外,其他方面实在是不敢恭维。综合作战能力不要说是比歼-20了,就是歼-18也比不上啊,甚至还达不到歼-16的水平。

“首长,歼-XX刚生产出来的时候,很受空军的欢迎,但是没有几年,这个系列的战机就落后了,后来辽东机械公司就对这个机型进行了不间断的改进,使歼-XX逐渐能够跟上三代半战机的水平。”

陆远航点了点头:“那么现在这个系列的飞机改进到什么程度了?”

“歼-XX最新型号勉强可以达到西方国家三代半战机的水平,论综合作战能力,比西北航空航天研制的歼-16还要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