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可真有意思,吴记者没有出现问题之前,冯旭立想的是如何能保住他的官位子,现在吴记者出了问题了,他就想平平安安地退下去就可以了。既然都是一样的结果,也不知道冯旭立一开始为什么一定要保住自己的官帽子呢?这就说明了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他的诉求是不一样的。有一句话就可以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两害相权取其轻嘛。
经过反复的思考,冯旭立写好了主动要求退下去的申请报告,交到了市委组织部。成为在安江市五区三市两县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工作中,第一个带头退下去的正处级干部。
陆远航在听到伍侥培的汇报后,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像白牛月当时主动要求退下去的时候那样,把冯旭立也树立一个典型,以此来带动其他人。
陆远航认为冯旭立这样做还是识时务的,与其背着一个处分下台,远不如自己主动要求退下去来的光鲜。看来人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动物,在各方面条件的促使下,有些原先并不情愿做的事情,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的。
十天之后,八号首长的公子孟海波给陆远航打来了电话:“陆兄,告诉你一个消息,那个姓吴的记者被踢出华夏日报社了,调到京城日报当了一个文艺副刊的编辑,行政级别连降三级从副厅降为正科了。”
听到陆远航没有讲话,孟海波以为陆远航不满意对吴记者的处理结果,又说道:“陆兄,我也知道这次是便宜那个姓吴的了,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老头子说了,这件事情还要看多方面的意见,毕竟那个姓吴的也曾经是一个有名的大记者嘛!”
“孟老弟,事情能这样得到处理也就很好了,谢谢你了!也替我谢谢孟伯伯!”
放下电话,陆远航坐在老板椅上仔细地琢磨了起来。对吴记者的处理肯定是牵扯到了方方面面的关系,虽然论级别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副厅级干部,但是这个人从事了多年的新闻采访工作,手里也不排除抓住了某些人的小辫子。
出了事之后,吴记者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一定会四处活动,一些人也会为保住他而四处奔走,谁都怕拔出萝卜带出泥来。就是华夏日报社的某些领导,在对待吴记者的处理问题上,态度也是比较暧昧的。
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局了,按照吴记者的年龄,又受到了这么一次重大的打击和处分,是绝对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至于那些想要保住他的人,根本就没必要去考虑,本来他们和吴记者之间就是一种利益的交换,又有谁肯为一个失势的小记者再去惹起纷争呢?说不定这些人还会因为能去掉这么个心腹大患而在暗自庆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