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插秧机的设计图。结构简单,却很实用。”
李铁锤指着图纸说道:“我建议把这图纸交给周有志,他肯定能按照图纸,搞出插秧机。”
此话一出。
杨厂长感觉到自己手里的图纸有千斤重。
东北是全国有名的水稻产地,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9%,大米产量却占全国的16%~20%。
每年东北都要对外输送大量的优质稻米。
当然,种植水稻比种植小麦玉米要繁琐一些,尤其是插秧工作更是只有依靠人力才能完成。
以前松原地区也曾推广过插秧机,但是那些插秧机的效果都不太好,还没有人工插秧的速度快。
要是真能搞出新型插秧机的话,那松原农业机械改造厂说不定能一跃而起,成为辽省最大的农机工厂了。
杨厂长也清楚李铁锤之所以愿意把图纸拿出来,是为了回报松原改造厂的培育。
“铁锤,你放心,我马上让组建研制团队,让周有志同志负责研制工作。”
“我向你保证,等插秧机研制成功,你的名字会出现在发明人一栏里。”
李铁锤现在对于插秧机这种小型设备已经不在意了。
只是想着让插秧机快速推广出去。
....
李铁锤回到车间里,跟车间的工人们见了面之后,便带着柳晏荷乘坐杨厂长的吉普车,朝着靠山屯奔去。
车间工人的消息特别灵通。
此时已经有人知道了李铁锤将会离开松原农机改造厂的消息。
周有志正在车间里帮工人师傅们修理设备,看着那乌黑的零件,犯起了愁。
当初他是通过李铁锤的关系,才进到了改造厂里面,要是李铁锤离开的话,那他以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还有...前阵子家里面来了信件,告诉他第一批回城名单中并没有他的名字,让他在松原至少再等一年。
除了周有志外,靠山屯的那些社员们也犯起了愁。
他们现在除了李铁杆外,全都是临时工的身份。
李铁锤一旦离开,厂里面肯定会指派新的车间主任,那么他们是否能待在车间里,就很难说了。
毕竟现在临时工的名额竞争也很激烈。
上次回去探亲的时候,社员们都听说了,二道沟子公社也想跟改造厂结成帮扶对象。
并且,牛压茬还亲自找到杨厂长,表示他们的社员每个月只需要十块钱的工资。
“现在怎么办?要不咱们去找李铁锤,让他想办法给咱们安排一条后路?”有社员提议。
“你说的这是啥胡话啊,铁锤现在要离开改造厂的人了,哪能再帮咱们。
我看啊,咱们还是做好心理准备吧。”
有社员否决了这个提议。
“咱们应该把这消息告诉家里人,让他们吃饭的时候省着点,万一咱们被开除了,也不会饿肚子。”
还有社员已经想好了退路。
李铁锤并没想到自己离开改造厂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
此时他已经开着吉普车回到了属于(是的)他的靠山屯。
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靠山屯的今天永远跟昨天一样。
田间,男人们扛着锄头,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那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他们的身影在金色的阳光下拉得长长的,仿佛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几个孩子牵着牛在山坡上放牛,旁边还有几个捡木柴的小孩。
孩子们在一块嘻嘻玩闹,只是不知道谁回去之后挨大人的揍。
李铁杆当上了正式工人后,隔壁村的彩霞就答应嫁过来,为了给李铁杆筹办婚礼,二婶子这阵子也抖擞起了精神。
她跟一帮社员在田地里飚着劲儿的干活儿。
二婶子累得腰酸背疼,抬起头看到吉普车驶来,立刻放下了锄头。
“铁壳车!肯定是我那侄子李铁锤回来了!”
二婶子也顾不得干活了,撒丫子就朝着地头奔去。
那些社员们纷纷露出艳羡的目光。
李建双虽是扶贫主任,但是这两口子好吃懒做,日子过得是社员里面最清苦的。
谁承想,人家有个好侄子。
不但把李铁杆安排进了改造厂里,还给安排好了正式工人。
看着李铁杆每个月的工资,李建双家的日子也好过了起来。
这上哪说理去呢!
道路上空无一人,前方有一个拐弯,李铁锤的视线被阻挡了。
等看到二婶子冲过来的时候,李铁锤吓了一跳,连忙一脚刹车踩下。
好在他已经提前减了速。
好在吉普车的刹车没有坏。
吉普车这才能够在距离二婶子两三米的地方停下来。
二婶子已经能感受到吉普车前盖散发出的烫人热气,吓得脸色发白,双腿也开始颤抖起来。
“这玩意....挺吓人啊。”
柳晏荷拉开车门走了下来,笑着说道:“二婶子,吉普车速度快,您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