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开放才能发展

正气永昌 佚名 1230 字 8天前

听杨平华这样说,满延春也是一怔,若有所思。说,“原来如此,平华镇长,这个问题提得好,也思考的好啊。交通干道设立路卡,不知不觉,也没人注意从那时候开始,不仅是我们省,往其他省,也是如此。这股风,得刹住。”

“还是部长一针见血,看到问题的本质。”杨平华说。

满延春摇摇头,说,“平华镇长,找你过来,一是因为听说你到了市里,二来书记想见你,面谈。我们走吧,别让书记久等。”

跟着满延春部长从宣传部往郑明辉书记办公室走,杨平华对于再次去见郑明辉书记,没什么压力。面谈的话题已经明确,既然《人民报》刊出那篇文稿,那就代表着上面的意志已经确认,紧随而至的,是造出舆论,然后在舆论的压力下,将各地道路设卡的问题进行解决,纠错。

之前满延春要先见一见,问自己几句话,很可能是在疑惑那篇文稿是不是自己所写,或者是自己没做什么深思,随手写出来,价值就不大。

秘书陈开望站在办公室外,见满延春到来,主动上前招呼。杨平华见到陈开望自然要抢先招呼,“陈秘好。”

“杨镇长,今后见到你估计会越来越频繁啊。”陈开望面带微笑地说,杨平华作为一个乡镇的镇长,若能够频繁进市委书记办公室,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能有机会向陈秘学习,是我的幸运。”杨平华说。满延春听到陈开望那句话,不由地看杨平华一眼。

之前或许对这个年轻人不关注,以后可就说不定了。虽说是一个小镇长而已,但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受到多方面关注也是有的。而这样的人,只要有一定能力,以后的仕途会比较顺利。

当然,作为一个年轻人,对满延春这种大佬说来,也不过是看一眼而已。

陈开望秘书带着他们进书记办公室,郑明辉先通满延春部长招呼后,才对杨平华说,“平华镇长,又见面了。我在市里,听说你不少的事。和省农科院的项目合作,已经签约了吧?”

“书记好,非常感谢书记对我工作的关注,更感谢书记对我的关心。与省农科院合作开发香梨项目,意向书已经签约,等今年金秋梨摘收后,一系列的合作就正式启动、运行,估计在未来一两年,平辽镇的水果产业会成为一个新的成果。”

“预祝平辽镇香梨项目大丰收。”郑明辉说,“坐吧。”

“感谢书记,我们一定好好工作,争取让这个产业的价值发挥最大效益。”杨平华微笑着说,“书记,单一的水果项目开发,果农的收益虽然会比目前要高许多,但我同省农科院的秦淮院长请教了,在土地利用效率上,我们很可能会在水果产业项目基础上,再开发一些项目来,比如说养殖和养殖产品深加工;比如说套种一些药材,只有这样,才真正发挥出平辽镇的优势……”

“平华镇长,你们能够这样想,非常好。我希望,过一两年后,平辽镇成为我市的榜样镇,成为麻哈市的一个新标杆。”郑明辉很满意地说。

满延春还没走,作为宣传系统的大佬,对于麻哈市出现的新事新角色,还是相对敏感的。这时候,听杨平华和书记的对话,对于平辽镇和杨平华都列为以后要关注的对象。

坐下喝茶,郑明辉也请满延春坐下。“延春部长,也坐下听听平华镇长说说,他之前那篇转载在《阳光日报》上的文稿,就很不错。引起国内对网络发展的讨论,如今,他另一篇在《人民报》上的文稿,你也了解内容的。这样的年轻人,有思想、有见地、善于思考还善于总结,难得啊。”

“书记这样说,我很惭愧。”杨平华说,“之前好些年都在秘书职业的岗位上,瞎琢磨,就写点不成熟的文稿,也把不成熟想法投寄报社,不管成还是不成……”

“我们的年轻干部,就应该多思考、多琢磨,对看到的问题就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延春部长,你觉得呢。”郑明辉说,稍微显得严肃。

“书记说得很对。年轻人脑子灵活,特别是对新事物更敏锐也更容易接受,他们发出的声音,有可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杨镇长作为基层干部,并不局限于一镇一村,能够埋头做事,还能抬头看世界,这就是非同寻常的素质……”满延春在郑明辉面前,也是拼了。

“平华镇长,说说你写这篇文稿吧。”郑明辉说。

“书记,投往《人民报》的文稿,也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难题,觉得心里憋屈。”杨平华说,“平辽镇在几年前,金秋梨兴旺,全镇农户收益非常好。可县里看到金秋梨的收获,有人便起心了。

设卡收取特产税,收取养路费、人头费等等,这些操作,也就那一年让县里得到一些收益,可县里这样一搞,外地的商家,谁还敢再进柳坪县来让人宰割?第二年,平辽镇的金秋梨就全烂在果农家里。使得如今的金秋梨果树被砍掉不少,也没有人管理这些果树……

前些天,县里对平辽镇公路口设立了路卡,收费。我是有很深感触的,因为平辽镇准备开发香梨产业,可不愿见到两年后,又因为特产税把我们的开发项目给废了。”

说到这里,杨平华稍停一下,看了看郑明辉,见他没有表示,继续说,“如今,我们国家加入世贸组织,那是多少年、花费多少人力和物力,才争取到的成果。国内各地设卡,道路不能畅通,还谈什么发展经济?

要做好经济建设工作,首先就是要通道路。偏远地区为什么都闭塞、落后?根本原因就是交通闭塞,要去那些地方很困难,那篇有非常优质的资源,也没有人愿意去,经济又如何做得起来?

我国如今公路修建起来了,然而,地方一些短视的人,却人为地封堵这些通道……开放,才是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