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让他多蹦达两天

正气永昌 佚名 1248 字 8天前

听周天承如此说,杨平华笑笑,也不会将这些人逼迫过甚,免得狗急跳墙。说,“让周局长费心了,多谢。周县长,下午张定国去办门店面手续,请你打招呼,特事特办,不会有问题吧。”

“好。杨镇长,这个事情就这样办了。柳东建材那边不会让他们为难吧。”周天承说。

“我有什么可让他们为难的,不过是被逼无奈,才来找周县帮解决问题。总不能为这点小事,找市里郑书记吧。”杨平华也是故意提到郑明辉,周天承等人不知他跟郑明辉有过碰面,反而可麻痹这些人。

没在财政局多停留,离开之前,见周天承当面给工商局那边打电话,说了办理商店的事,而周保也给周天星打电话,让他把平辽镇那边的货拉回来。周天星虽然不愿意,但周保不给他反驳的机会。

看着杨平华两人离开,周保还依旧怒气冲天,在柳坪县,从没有遇上这种事。谁见他不是给足脸面?哪怕张国栋这位大佬,见面也都是保持着笑意,给足脸面的。

杨平华这样直白还是打压他儿子的生意,到头来他还得帮忙处理纠葛。虽说不要陪什么钱,但面子却丢大了。可在周天承面前,周保也知道轻重。

反正,要给平辽镇那便做手脚,今后有的是机会。只要等张国栋上位后,整个柳坪县就完全是他们的天下,哪怕杨平华在市里有点点人脉,也起不到多少左右。

如今,之所以没有弄平辽镇和杨平华这些人,关键是要让柳坪县保持平稳,这样才不会妨碍张国栋的上位。不然,小小的平辽镇和杨平华一个镇长的小官,又如何抵挡得了县里各领导的压力?

省里领导、市里领导固然可能会为杨平华说一两次话,偏帮他之后,也就不会一直帮他了。又不是领导的什么亲戚、亲属,彼此之间也没直接的利益交换,领导哪会出大力气?

对于体系里的规则,周天承这些人自然明白,熟悉该怎么操作。

“周县,这口气……”周保愤愤地说。

“我知道我知道,”周天承也沉着脸,“最多三个月,到时候,我们慢慢让他知道天高地厚,让他后悔莫及。这时候,就让他多蹦达两下,又如何?”

“还是周县高,心境好。”周保说。

周天星被他爸压着要从平辽镇拉回材料,退还定金和损失补偿,虽说钱不多,事情也不大,但丢了面子。之前,已经跟张力说了整治杨平华的事情,才两三个小时,就被对方反击过来。确实没脸,心里愤愤,想着要怎么才能把丢掉的脸面抢回来。

这个事情不跟张力说,以后张力肯定要问的,到时候反而更没脸说。周天星只有硬着头皮,给张力打电话,表示他老爸干预了这个事情,他不得不退让。

张力表示理解,说,“兄弟,放心吧。一切等我爸升到书记位子,到时候,柳坪县就是我们的天下。这条疯狗我们打断他的腿,看他还蹦跳得起吗。”

“哥,到时候我出钱,叫人打断他的腿,丢在大街上讨饭。”周天星恨声说。

杨平华不理会周天承等人有什么怨恨,他离开之后,估计江情华等人也会得知之前发生的事。关于平辽镇博客的事情,让县里的人得知也说好事,可威慑周县人,而县里的人关注这个博客,也可提升关注人数。

突然想到,这个博客的粉丝,该不该在整个平辽镇推出去?该不该让市报、甚至让《听水晚报》来报道一番?目前,网络上对博客的发展速度确实很快,但博客的功效还没有发挥出来,甚至大多数人都以为仅仅是做一些网络日记而已。

平辽镇把工作日记做到博客上,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新闻吧。《听水晚报》如果做一次访谈,会对这个博客有推动作用,也会吸引更多粉丝、更多人关注。

这个事情确实可操作,但目前还不急于去落实。《听水晚报》的记者,熟悉的那些人都在忙采访路卡和收费的事,等这个项目做完,《听水晚报》的影响力肯定会有提升,到时候对平辽镇的这个镇政府博客,有更强的宣传效果。

回到镇政府,见了龙秀品,把自己在县城与周天承、周保等人的交锋说了。龙秀品说,“平华镇长,这种事情以后交给我吧。我反正快退休了,也让我发挥一点点余热。”

“老书记,平辽镇要你定鼎呢,等我和老唐他们都成熟一些,以后做工作才不至于太多失误,对不对?”杨平华笑呵呵地说,对龙秀品这个老革命,到这年龄了却没对他们摆老资历,而是随时想着要给他们分担压力,心中很感激。

“好了,再说我老脸都没地方放啦。”龙秀品说,“平华镇长,之前那篇稿子也得这么些时间了,还没见刊发出来?要不要问问。”

“怎么问?没地方问。”杨平华倒是不怎么担心,国内主干道设卡、收费不是个别现象,《人民报》或内刊刊载出来,势必会牵扯到多方面的利益,特别是地方上的利益。国家层面要整治这些恶疾,那也是要有所准备,免得工作不得力,落实不彻底。

正聊着,省农科院那边的副院长秦淮打电话来,杨平华接听,说,“秦院长好,我是杨平华。”

“杨镇长,之前我们谈过的项目实地考察之行,我们准备三天后抵达柳坪县。你们乡镇那边有困难吗?”听秦淮这样说,也是很关照平辽镇,没有突然袭击模式进行考察,也是对杨平华的一种信任。

“请秦院长放心。”杨平华爽朗地说,“非常感谢秦院长对我的关心,也是您对我的信任。平辽镇这边的果园情况,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但今年开春、去年秋冬,果农都没对果林进行深层管理,施肥,很可能有不少管理上的缺陷,也是实际存在的情况,我们乡镇这边也不担心出问题。”

“杨镇长,省农科院这边主要是看看规模和果农们对产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