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宋丹莹看得专心,杨平华端着茶杯,没有动作,也没盯着宋丹莹看,而是将余光关注对方,免得她有所动静而被自己忽略,那就失礼了。
二十几分钟,杨平华觉得对方阅读速度不至于这样慢,必然是反复阅读了。这也表明,自己这份文稿,还是可以入眼的。
实际上,宋丹莹看第二遍时,已经被文稿给震撼了。作为一个乡镇的镇长,有这样的文采,已经让人高看,可这不仅仅是这篇文稿的突出点。文稿最让宋丹莹惊讶的,是里面一些观点和提法,这些东西,显然地超越了目前社会上所能够找到的资料。
文稿涉及古今,古代部分,可说是阅读面广可以做到。但对目前国内形势的准确把握,就远超出乡镇镇长的角色,而对未来和国际上经济发展的框定,这种预见性,才是体现了一个人的才华。
这个小镇长,难道是国家级别政策研究资深人员?哪怕那些资深人员,都没几个人有这样的见地。
宋丹莹自己没研究国内经济和走向,但她在报社,而堂哥等人却喜欢论述这些,还喜欢在家庭群里显摆自己的见地。这长期的显摆,让宋丹莹受到潜移默化,对杨平华所提到的东西,敏感地意识到他有着超前一步的瞻望。偏偏这一步瞻望,又合情合理,让人觉得理所当然。
可要不是他提出来,又让人无法想到。这种感觉,宋丹莹一下子有种冲动,要把这篇文稿,给堂哥看看,看他是什么样的精彩表情!
宋丹莹的脸上,不自主地挂了一些笑容。这让她一下子好看不少,杨平华没有正面看着她,怕让她警惕和防范,却也意识到她的情绪变化。
这应该是她认同自己这文稿了,杨平华想,这应该是好事,接下来讨论文稿,或许会顺利些。
等宋丹莹以上到自己失态,脸微微发烫。想起来,很久没遇上这样的事了吧。宋丹莹急忙收敛心神,然后看向杨平华,见他并没看着自己而是很平静地等着。心里稍微舒缓一些,说,“杨镇长,失礼了,对不起。”
“宋小姐,你是在帮我忙啊。”杨平华说,笑笑,很自然。
“杨镇长当真是才华横溢,有远见卓识,像你这样的人才,在乡镇真是太屈才了。”宋丹莹这时候也平静些,心里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也不觉是在吹捧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