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铺 垫

正气永昌 佚名 1315 字 8天前

杨平华说道户均收入五万甚至十万的年收益,不仅是张平友失态,其他领导也都看向杨平华。

当初平辽镇水果开发基地最兴旺的几年,不少人家的收益确实到达十万,甚至更高。那时候,大量外地老板带着大拖车进柳坪县,过路卡要征收对方特产税,还要收车辆维修公路等费用。

这些措施,使得柳坪县在那两三年里,得到不少的收入。让县里领导们觉得自己政绩辉煌,然而,随着这些征收款和地方一些泼皮对老板们的敲诈等,柳坪县的名声一时间大臭。张国栋等短视者还在洋洋自得中,预备着新一年果林产出销售中,大刮油水,可外地老板却不再过来,没有任何一台车来拉平辽镇的水果。

那一年,平辽镇的损失巨大,也让市里对张国栋等决策做出严厉批评。然后,柳坪县如何做补救措施,都换不回当年的销售火爆。其中,既有地方的因素,也有金秋梨不再是市场追捧的品种。

这四五年来,各地对水果项目的开发多起来,遍地开花,也使得平辽镇的水果在市场上出现滞销情况。外地老板在当地或比较近一些的地方,就可收购到金秋梨,自然不会跑千里之外的平辽镇来拉货。

这样的情况下,平辽镇想要恢复往日水果销售盛况,简直的做梦。目前平辽镇的果农,谁家愿意该种新品种?除非有不影响各家收益的项目,然后再开发新品种,这样的好事,自然不可能存在。

但杨平华提出来,又给人一种可能的期待。

龙秀品说,“平华镇长,能够做到?”

“老书记,据我所知,确实可行。”杨平华说,“不过啊,风险还是存在的,要平辽镇的人都坚信某一项目开发做得好,大家才会齐心去做这事。只有全力以赴去做,才可能做好,得到更高的收益。

果林的种植,龙书记比我更有经验,如果都象目前这般管理,又如何得到高收益?”

“平华镇长,平辽镇目前对果林的管理确实很不到位,关键的问题就是没有很好的效销路。没销路,没收入自然就没有动力和积极性。我相信,只要平辽镇的人看到出路,自然会是另一番景象。”龙秀品说。

“关于平辽镇的果林如何改进,我找时间跑省城一趟,有消息说,省科研所那边有最新品种,会受到市场的热捧,成为最旺盛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