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互相理解

她来自低空 霄崖隼鹰 3641 字 2个月前

而且我以前一直担心的一个问题,成女朋友后怎么相处的问题。这些当然在前面就弄清楚的好。适当说自己的,不要表露太多。尤其是自己比较不幸这个事情不要再提了。如果她问到就说有个家人过世了。其他的暂时不说。

做好永远只是朋友的准备,但好好对人家。考虑她的想法。她想让我做朋友,那么我就做朋友,不要给人家抉择的压力,她已经拒绝两次了,第一次,除非有感觉的,否则不结婚,孤独终老,第二次,我不喜欢你。

我还是不要再联系她为好,顶多发个问候,不分享文章,她分享东西的话,好好回复就是。

—————《琼紫梅聊天感想》 完——————

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样的,或许我们可能互相理解,但并不会被人完全理解。即使再亲密的人之间也是存在矛盾的……

人与人的相处就像热水与冰水的交融,在不断的冲击中慢慢磨合而产生新的温度温水,可在人与人在不断的碰撞中也会更加了解与融合对方。

人与人之间能不能相互理解,自古以来,这都是一个问题。几乎没有人能真正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说能,既然人与人之间能相互理解,那为何从古至今,误会、隔阂,总是伴随着人们存在,为什么对待同一个问题,总是会有不同的声音。但是,倘若回答不能,那么同样的,又为何有“异口同声、不约而同”的存在,为何别人犯错之后能选择原谅,若非理解,怎能原谅。

事实上,每一个问题,都是与争议共生的。

小说家黄易在其名作《大唐双龙传》中,借主人公徐子陵之口,说了这么一段话:

“实质上,我们并不能明白自己。对于生命,更绝不知道是甚么回事。 生命究竟是甚么,生命的结果会是如何。

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要面对内外两种现实,无论你多么神通广大,也只能从外在的一些蛛丝马迹,去捕捉我内在的情况,得出来的只会是扭曲后的东西。

尤有甚者,只能从自己的想象角度出发,去了解别人的生命。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是注定要误解别人。” 因为看待别人的时候,只能够作为一个旁观者,没有办法真正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没有办法真正“感同身受”。不能交换,不能等同。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则认为,无法了解自己,更别说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