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秋倒是没有卖什么关子。
他解释道:“海特琴首关消除太严重了,要想发挥药效,就得舌下吞服。否则就得静滴,效率太低。而且病人的身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就算减慢滴注速度,也很可能引起血压骤降!
“而相比之下,氯普马嗪则可控很多,也不会出现身体的骤然改变。”
听到这话, 众人猛地一愣,旋即立马反应了过来。
各种药物的具体生效方式、吸收和消除效率,都是药理学范畴的知识。
冬眠组的医生则基本上都是临床出身,只熟悉经常运用的本科室药物药理,对氯普马嗪和海特琴等药物就相对陌生了。
在场倒是有药理学医生。
但他们考虑的又不可能有专科医生全面,比如,他们大概率不会想到“烧伤病人承受不住首关效应”这一点。
这就是为何多学科会诊,永远比不上一个许秋的原因,因为诊疗过程中存在太多细节了,就连人与人之间的平常沟通都可能有各种误解,更何况是如此精细的领域?
按理来说,多学科专家也就意味着“样样都懂,样样都不精通”,毕竟人的精力是有效的,但这一点在许秋身上并不适用……
“然后就是杜冷丁了。”
众人刚想明白其中的药理,许秋就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