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立刻从喜悦中冷静下来,他凝视着满朝文武大臣,问道:
“诸位爱卿,有无解决之道?”
詹徽上前奏道:
“陛下,微臣建议,可以将这些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其中。”
朱元璋表示赞同。
詹徽继续说道:
“例如,可以招募民间劳动力,给地方官府分配固定资金,用于支付这些劳动力的报酬。”
“还可以翻修官道,朝廷现在资金充足,让各地官府将官道土路改建为石子路,这样更便于马车通行,也能提高运输效率。”
“此外,让各地官府负责招募,严格管理驿站工人,将此事视为国家大事之一。”
朱元璋对詹徽道。
“这件事是你和傅友文提出的,你的建议是可行的,但资金的使用必须合理控制。”
眼见着大量财富涌入国库,可随后又将被花费,朱元璋心中难免有些不舍。
然而,詹徽所言极是,尽管目前财政收入颇丰,可若不进行适当的开支,不久的将来,驿站邮政系统面临的便将是衰败。
朱元璋深知细水长流的重要性。
他宁愿朝廷暂时减少收入,也要确保驿站基础建设的稳固。
“若你们有任何疑问,不妨向朱小宝请教,毕竟驿站体系是他一手建立的,对此,他应该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你们应当不耻下问。”
哗!
群臣再次震惊,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这利民政策,竟非户部和吏部所创?
天哪!
这个朱小宝究竟是何方神圣?
他究竟隐藏了多少智慧?
如此卓越的才智,陛下不仅在朝堂上提及,却未授予任何官职,这实在令人费解。
这样的人才,任何君主都会视若珍宝,唯恐失去,陛下难道就不怕吗?
为何不给予他奖赏?
这可是巨大的功绩啊!
远比那些只会死读书的进士们有用得多!
陛下的做法,真是让人难以捉摸!
朱小宝回到府邸后,小憩了片刻。
他不像马老头那样繁忙,大约中午时分,他才起床去暖棚巡视了一番。
他注意到,已有几株土豆结出了果实,西瓜也成熟了几个。
朱小宝满意地笑了。
相信不久的将来,便能大规模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