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对解缙忍了很久,尽管解缙才华横溢,但其低情商也是不争的事实。
否则,解缙最终也不会被朱棣遗弃于大雪之中,导致冻死的悲惨结局。
“大孙啊!记住这个人,他是个有才能的人,但现在若重用他,那便是害了他。”
“皇帝提拔他过快,他失去了为官的准则,导致他越权上报,得罪了同僚。”
“所以我之前告诉你,恩惠应出自上位者,封爵和封官的道理相同,必须加以压制,让他们体会到其中的艰难,才会谨慎行事,明白为官的规则。”
“这孩子自幼聪明过人,骄傲自大,桀骜不驯的人就是这样,要用他们就得磨掉他们的傲气,磨平他们的棱角,他们才会懂得如何为官。”
“若提拔过快,这不是在提拔他,而是在害他!”
“在平庸听话的昏官和有才能却挑刺的清官之间,记住,永远选择前者。”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上位者必须具备能力和手段。”
“如果没有这些,那他也不配成为上位者!”
朱小宝最敬佩老爷子之处,就在于他对人心的洞察,以及驭下方面的卓越见识。
老爷子宛如一只老狐狸,洞察世事,明明是一把锋利的刀,却将锋芒隐藏于心。
这正是胸怀天下,韬光养晦的真正含义!
解缙这个人,是可以利用的,朱元璋一直对他十分重视。
但重视并不意味着一味提拔,这次将他贬为江西道监察御史,也是为了磨练他。
这个人,是朱元璋精心为朱小宝挑选的辅佐之才。
正当爷孙俩分析解缙时,解缙就来了。
马三宝前来报告说。
“太爷,少爷,刘三吾来了。”
朱小宝轻声应了一声,似乎并未放在心上。
“请他进来吧。”
清晨时分,刘三吾费尽口舌,才终于说服解缙随他一同前往。
起初解缙并不愿意浪费时间,但当刘三吾提及朱小宝所作的那首词时,解缙顿感震惊不已!
因此,在他即将调任江西道之前,解缙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来见朱小宝一面。
解缙年少时便已成名,在家乡更是被誉为神童。
即便如此,他却无法创作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这般佳作。
自负的人通常都具有一种特质,那就是极度自信,直接了当,眼里容不得沙子,不懂得灵活变通。
在他们的观念中,世界非黑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