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文人相轻,总希望同行中有人倒下

那是轻蔑!

是不屑与黄子澄计较!

何谓气度?

或许从朱小宝踏入的那一刻起,他就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他之所以还耐心地与他们共坐一席,这是出于尊重,是一种宽宏的胸怀。

常言道,何为男儿的远见与谋略?

内心如雷鸣,外表如静湖者!

朱小宝不正是这样的人?

刹那间,这些学者们心中五味杂陈,他们感觉自己仿佛成了小丑。

轰!

正当他们心神不宁之际,黄子澄突然倒地不起。

面对如此多渗人的目光,论谁,都难以承受住这压力啊!

听听那些人说的都是些什么?

什么黄半瓶黄半吊子?

黄子澄对朱小宝的讽刺,现在全都反弹回去了。

如果他黄子澄的后代有人问起他的祖先是谁?

黄半瓶!

这简直就是在诛心啊!

黄子澄此刻不装晕,还要等到何时?

周围的举人们议论纷纷,仍旧在讥讽黄子澄。

直到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人们才逐渐散去。

二楼画舫上,那些躲藏的翰林院同仁们也对黄子澄的毅力感到敬佩。

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天空甚至还飘着雪花,他竟能独自一人躺在甲板上装晕这么久……

这份毅力,实属不易。

“黄夫子,人群都散了,你快些起身吧!”

“哼,黄夫子,别装了,真的没人了,快些起来吧!”

大家叫嚷了几句,见黄子澄依旧不为所动,这才开始意识到情况不对。

“哎呀!”

“他不会真的晕倒了吧?”

“我的天!赶紧把他抬回去,都冻得硬邦邦的了!”

“快点!”

慌乱中,大家急忙下楼,将黄子澄抬走。

奉天殿。

朱元璋正忙着处理江夏侯家被抄家的事。

傅友文和詹徽站在旁边,向他禀报着周家人的状况和财产细节。

江夏侯府抄出二十一万两白银。

朱元璋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