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朱元璋并未发怒,而是淡然地询问道。
“孔夫子昨日下午去了何处?”
咯噔!
孔讷神情一僵,这显然不是什么好兆头。
他硬着头皮道。
“昨日臣与翰林院士等同僚商议了教育选址事宜。”
朱元璋点了点头。
“哦,孔夫子真是用心良苦啊,这可是在为大明学子造福呢!”
孔讷还没来得及高兴,朱元璋又接着说道。
“草莽山对吧?”
刷!
孔讷脸色骤变,急忙跪下道。
“正是!”
朱元璋轻笑一声。
“你认为无烟煤怎么样?”
“这,这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朱元璋点了点头。
“既然你也这么认为,那么,朕再问你,有人无私献出无烟煤,以拯救大明百姓,你有何看法?”
孔讷面露惊慌。
难道说,那座草莽山……
朱元璋没给他时间思考,继续追问道。
“朕再问你,你所提及的商贾,他挺身而出,拯救了数万寿州百姓,难道朕是那种忘恩负义的昏君?”
“立下如此大功,蓝破虏给他一士籍,这难道违背了礼法?”
“你且回答朕!”
孔讷顿感呼吸不畅。
怎么连寿州的困境,也是他解决的?
这难道不是老爷子的计策?
清流派最喜仁义道德。
别看他们平日里无所事事,但说起空谈来,诸如爱民如子之类的言辞,几乎三句话不离口。
孔讷是翰林院选出的代表,作为孔子的后人,即使他自称为孔道德,也无人敢质疑。
但此刻……
他是真慌了!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稳定心神,却不幸地发现,原本约好一同仗义执言的人,眼下全都退缩了!
众人也并非不愿为孔讷辩护。
只是,他们实在是都惊呆了!
太殿此刻寂静无声,落针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