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之战之所以没有抓到八路军的主力,一是因为八路军太过狡猾。
二是因为皇军的实力并不强,拉起网来,总会有空子可钻,三是在山区作战,对日本军队不利。由于军队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所以田边盛武决定在关东军调集南方兵团之前,把山西的问题彻底解决掉。
香月琉生的计划得到了田边盛武的首肯,他决定分出一部分兵力包围八路军主力,集中兵力歼灭阎老西的晋绥部队,然后向南进攻晋南。
鉴于冀中局势已趋稳定,保大路防线已成,而华北治安军也已初具规模,可与皇军共同守住交通要道,田边盛武便暗中将33师团调往山西,暂归第1军统领,以求一鼓作气,达到目的。
如此一来,日本人在山西就有了三个师团和两个混成旅团作为防御,其中35师团负责北面,109师团负责南面,33师团负责中面,既可以守住交通线,又可以牵制住八路军的进攻,还可以分兵进行扫荡。
日军第1、6、8和34主力师将会腾出手来,把精力集中在战略性战斗上。
对此田边盛武将军仍不放心,命令调动所有的情报力量,一定要找到八路军在陕西的飞机场及兵工厂,并命令航空部队坚决摧毁它们。
安排好了陕西的战斗,田边盛武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津浦线的战斗上。
田边盛武将军认为,从山西的战局来看,大体上是成功的,冀中战线稳定下来,陈天民的偷袭平津的阴谋也失败了,因此自己的声望又提高了。
可以说自从田边盛武上位以来,他的战略目标就非常明确,那就是打通津浦线和平汉线,在武汉和华中方面军会师,畅行无阻地过长江。
这个策略一开始受到了帝国内部少数几个不愿意扩大战果的势力的反对,这才让帝国军部迟迟没有批准。接着田中久一的无能,擅自扩大山西战场,牵制华北集团军,致使平汉线攻势无法继续。
结果引出了八路军,不但给皇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把山西的战争拖入了泥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