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炮嘛,又不是发射卫星用的那种高科技火箭。飞行时间很短,就目前生产制造的特种钢铁,应该能满足要求吧?
想了一会儿,陈天民有些明白了,兵工厂肯定是在做静态实验,并不是实弹测试。这样的话,技术人员可能忽略火箭弹的飞行时间,只看到在高温高压下,燃烧室被烧坏,喷管也有烧蚀。
尽管这不需要马上解决,但陈天民还是提笔,想写下含有石墨的喷涂材料,并给兵工厂的技术人员不需要太过严格要求的提示。
“伤势已经有所好转,感谢姚兄的关心。”陈天民沉吟着说道:“姚兄上次说过,雷达的研制已经开始。而作为电子科技方面的基础,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生产却没有提及。”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加强对日战略部署起见,于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在南京的参谋本部内成立了“国防设计委员会”。
后来,国防设计委员会与兵工署资源司合并,易名“资源委员会”,隶属于军事委员会,主要管理资源的调查研究、开发和调配。
战略资源是战争胜败的关键,电力资源自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电力工业建设又是保障国防和民生的重要支柱。而电工器材能否自给,则关系到电力资源的发展程度。
有鉴于此,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将创办中央电工器材厂列为重工业三年计划中“十大厂矿”之一。
一九三六年七月,资源委员会于南京市珠江路水晶台成立了筹备委员会,着手筹建中央电工器材厂,以恽震为主任委员,计划设立四个厂,
分别生产电线、电缆、收发电子管、灯泡、有线电话设备、变压器和开关设备,附带生产电池等产品。
一九三七年三月,中央电工器材厂进口了德国的生产设备,并在湖南省湘潭县下摄司选定厂址,开始破土动工。
但随着抗战爆发,中央电工器材厂筹备委员会由南京迁往湘潭;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沦陷后,又紧急迁往桂林继续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