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围城打援

直属连和本地游击队暂时没有割断据点至朔州的电话线,使敌人能够保持联络。

而炮轰、包围了据点,制造出声势震慑住据点守军,并给了据点敌人充分的求援联络时间后,陈天民才让人切断电话线,亲率三个直属连和特战小队趁夜悄悄绕过据点,继续东进,埋伏在十几里外的公路两侧。

围点打援?是的,可以这么说。

朔州襟连大同,背倚忻州,是山西省的北大门。鬼子对此地区很重视,由精锐猪原联队驻防,而其司令部就设在朔州。

城内有鬼子四百多,伪军一千二百多,有坦克、装甲车和几十辆汽车。

这在当时来说,确实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但陈天民不太害怕,可也不愿冒然攻坚,他的计划是把敌人调动出来,争取在野外伏击歼灭其一部。

只要伏击成功,即便不能趁势攻占朔州,这一大群敌人也失去了继续出城进攻的能力。

直属连便可放心大胆地横扫周边乡镇,再创造出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抗战局面。

东进是陈天民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的军事行动,借助于军统和自身的情报力量,以及对朔州各抗日武装的联络,朔州周边的地形、地势,敌人的驻防情况,基本上都摸得一清二楚。

猪原联队有三千多人,看似兵力雄厚,但却分驻于朔州、平鲁、朔城、山阴等广大地区,除了各县城外,还有保护大同铁路安全的任务。

这样一分薄,日军在各地的驻兵便显得很少。如果朔州不是要地,如果朔州不作为猪原联队的司令部,恐怕也就只有一个中队左右的鬼子驻守。

而日军敢于分散兵力于占领区,敢于以不足的兵力去对付打不尽、杀不绝的敌后武装,也有他的倚仗和战法,那就是机动能力。

凭借着铁路、公路,凭借着坦克、装甲车、汽车,日军可以迅速地从一个据点赶到另一个据点,或增援,或围击,使抗日武装难以在一个地方持久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