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既定,一齐散去。
【二】《自京赴奉先咏怀-其二》杜甫.诗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柳郧回至府邸,瞑目凝思:“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像火烧似地焦急。尽管惹得同僚们的冷嘲热讽,却更加激昂无比,引吭高歌,毫不泄气。我何尝没有隐居的打算,在江海之间打发日子,岂不清高?只是碰上个像‘尧舜’那样的皇帝,不忍心轻易地丢下他,自己去逍遥……”
他将当时的弊政,一条一条的列举出来,花了整整的三天工夫,拟成了一通剀切详明、淋漓沉痛的奏疏。自己看了又看,改了又改,觉得语语妥当,字字动听,方才携了文槁到都堂来和诸臣相会,预备列名入奏。
当柳郧兴匆匆的到了都堂,见御史台、翰林院、集贤院各位大臣都已到齐。见柳郧来了,都起身迎接道:“柳平章已至,奏疏的底稿,想必拟就了,我们在此恭候多时,都要拜读柳平章的奏疏,一开眼界。”
柳郧听了众官的言语,一面谦逊,一面从袖中取出奉稿。
员外郎宋文瓒恭身接过,说道:“诸位大人都要拜读柳平章的文章,一时哪里能够普遍观览,还是由下官捧读一遍,大家静静地细听,比起彼此挤在一处争着观看,倒可以省些力气。”
众人齐说:“此话有理,那就请宋大人朗读一遍吧!”
宋文瓒将柳郧的奏稿举得高高的,站立在正中,提起了高调,一字一句地诵读起来。此时,在都堂内的朝臣们都以争观为快,早已如栲栳一般,打了个大圈儿,将宋文瓒围在中心,鸦雀无声的静听宣读。
宋文瓒刚刚读完,一片掌声不绝入耳。大家不约而同的齐声道:“好极!好极!近今的弊政,尽被柳平章一一说出。此奏上去,除非皇上不加披览,如果得邀圣鉴,定卜感动圣心,一一施行的。我们快快会衔,一同进呈吧!”
众人正要列名,却见左丞相倒剌沙微微冷笑说:“柳平章的奏稿固然笔大如椽,只可惜迟了一日!要是在昨日此时具奏入宫,还可仰邀圣览。可是柳平章到得今日方才拟就,皇上的御驾已于今日黎明时光启跸巡幸上都去了。若以程途计算,已是离京很远了,空令诸位大人会衔签名,乃是多此一举,劳而无功。我不但替柳平章可惜这篇锦绣文章,也代诸位可惜未能列名会奏,博得诤谏之名。”
众人听得此言,不禁人人惊异,个个诧愕,一齐举目看着那说话的倒剌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