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俩鸟吵架呗~”
碧玉一听,朝着韩沃去了,“好你个新郎官,敢看你小姨子的光景……”
知道刘基又在挑事,绯儿赶紧出来打圆场,她也吟了一首《越来溪》:
“临流何必吊前非,
且说吴宫得意时;
夹岸桃花烟水绿,
画船安稳载西施。”
碧玉转头问身边的纪绪,“新娘子又在说啥?”
纪绪笑道:“她的意思是——让你睁一眼、闭一眼,让他俩过关算了,人家俩也好早一点上船……”
“是上船还是上床?”
“是船,”纪绪坏笑道,“是‘尺-无昂’韵……”
“尺-无昂,还不是床嘛!”碧玉白了纪绪一眼,“想这么早上床,哼,没门!”碧玉眼珠子一转,对七岁的小髙启道,“迪弟,姐姐知道你的画画得好……你把你表嫂刚才说的什么鸟语,给姐姐画出来如何?”
髙启问:“什么鸟语?”
碧玉道:“就是刚才你表哥、表嫂诗里边的…什么鸟语、花香、船呀、床呀…你都给画出来……”
大家也不知碧玉又在搞什么名堂,正迫切地等着看热闹。
【二】《洞房曲》张璨.诗
髙启根据韩沃那首诗的诗意,很快画了一幅《插篙苇渚系舴艋》的长条。
碧玉说:“大喜的日子,你得画得鲜艳一些。”
髙启道:“我这没颜色。”
大方让人速去拿来了染料,髙启又根据表嫂的诗意画了一幅《两堤春放碧桃花》的画,并在画的左侧题上了画名和自己的字号“槎轩”。
髙启的名号很有意思。
他的名子叫启,字是季迪,号叫槎轩。这几个字连起来就是,用一根长树枝来引导你一年四季走的路——这不是瞎子嘛。
但髙启可一点不瞎,而且耳聪目明,生性警敏。他和刘基有同样的本领——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他尤精历史,嗜好诗歌,擅长书画。
髙启的老家在长洲[今江苏苏州市],出身富豪。只可惜三岁时父母双亡,便一直跟韩沃住在一起,他俩是姑表兄弟。
看到小髙启寥寥几笔,两幅生机盎然的水墨画便出现在大家的眼前,碧玉心里却犯了难:这可怎么往下演?本来打算为难一下这作弊的小叔子,让新娘出面替他解围……这下可好,让人家小叔子显示了一把才华,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为人做了新嫁衣。”正在犯愁,抬头看到了正在赞叹画作的纪绪,便道:“纪大…才子,跟你了。”
“你说话能不能不大喘气?什么鸡大不鸡大的……”纪绪逗弄着碧玉,“嫂子,轮到我干什么,挂画吗?”
“你柳哥不是正在挂嘛,轮到你作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