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手养大的儿子,急哇哇地想结婚,再遇上个心仪的女孩,整天坠于爱河,势必要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了避嫌,才有了这多此一举的表面文章。
【二】《临江仙.乐奏箫韶花烛夜》佚名.词
乐奏箫韶花烛夜,
风流玉女才郎。
同心结上桂枝香。
如鸾如凤友,永效两双双。
莫把画堂深处负,
笙歌引入兰房。
满斟玉斝醉何妨。
南山堪作誓,福禄应天长。
婚礼仪式正式开始。
北方的拜堂仪式和南方稍有不同。喜堂中有主香公公,多由新郎祖父或祖伯叔们担任。
赞礼者喊:“行庙见礼,奏乐!”
奏乐者奏响音乐时,主祝者诣香到案前等待。
赞礼者赞唱道:“跪,皆跪!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主香者和新郎、新娘皆遵赞礼声来做动作。
赞礼者接着赞唱:“升,平身,复位!跪,皆脆!”接唱,“升,拜!升,拜!升,拜!”又唱,“跪,皆脆,读祝章!”
由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跪在右侧拜佛凳上读“祝章”。
小男孩读毕“祝章”后,赞礼者又唱:“升,拜!升,拜!升,拜!”
“三跪、九叩首、六升拜”后,赞礼者唱:“礼毕,退班,送入洞房!”
这时,两个小男孩捧龙凤花烛导行,韩沃执彩球绸带引新娘子绯儿进入洞房。
新郎和新娘的脚须踏在麻袋上行走。一般为5只麻袋,走过一只,喜娘等又递传于前接铺于道,意谓“传宗接代、五代见面”。
入洞房后,按男左女右坐在床沿,称“坐床”,由一名福寿双全妇人[2]用秤杆微叩一下新娘头部,而后由新郎挑去红盖头,意示“称心如意”,谓“请方巾”。
新郎韩沃稍坐即出。新娘梅绯儿便开始换妆,客人请吃“换妆汤果”。梅绯儿换好妆后,由韩沃领着出来行“拜见礼” [3]。
【三】《新婚致语》姚勉.诗
珠帘绣幕蔼祥烟,
合卺嘉盟缔百年;
律底春回寒谷暖,
堂间夜会德星贤。
彩軿牛女欢云汉,
华屋神仙艳洞天;
玉润冰清更奇绝,
明年联步璧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