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蘅皋向晚舣轻航

“只准在外玩,不准往家领。”

“这不才两章么?”

“第三章:要是真喜欢,先过她那关。”

“要不你先回家请示一下?”

“关键我不需要丫鬟。”

无奈,纪绪又问杜十娘:“杜姑娘,你看…?”

杜十娘道:“你自己找的麻烦,你自己想办法。”

正说着,巧儿吃完了饭,急匆匆地回来了。

纪绪问:“怎么,这样快就吃饱了?”

巧儿高兴地道:“吃饱了。纪公子,您不是说好了,要派人和我一起回家一趟嘛!”

纪绪问:“让程欣陪你去吧!程欣呢?”

张锦说:“他在厨房里帮厨,我去叫他?”

周大道:“让我的小厮陪她去吧!他的腿脚快,程欣那小子,脚步太慢,像个大姑娘,要是他跑一趟,到天黑也回不来。”

如意找来了小厮。

纪绪告诉他:“你陪巧儿姑娘回家一趟,把这药给送家去。并告诉她母亲,她得的是一种叫‘疥疮’的病。要用这种药膏。用三天、停三天,循环使用,才能杀死皮内的疥虫……记住了吗?”

小厮问:“让巧姑娘跟她娘说岂不更好?”

“巧儿也会嘱咐她母亲的,但她终归是个孩子,我怕学话学不利落,你多给她兜着点儿。”纪绪见巧儿在忙活着把自己的药分出来,又把母亲那份重新包裹好。便道,“巧儿呀,有些话是得你自己跟母亲说。”

“什么话呀?”

“你告诉你母亲,药膏要从脖子以下全身涂抹,涂抹药物的那三天不能洗澡……一般半个月就能完全治愈。治疗期间,贴身的衣物每天要用开水烫洗,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酒,海鲜少吃或不吃。疥疮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疾病,因为疥虫不只存在于皮肤内,也存在床上被子内、床垫内、衣物上等……记住了吗?”

“记住了!我把我的药先放您这儿,你可要等我回来,不准自己先走了。”

纪绪笑道:“知道,快去吧!”

巧儿提着药,跟着小厮匆匆去了。

【二】《彩云归.蘅皋向晚》柳永.词

蘅皋向晚舣轻航。

卸云帆、水驿鱼乡。

当暮天、霁色如晴昼,

江练静、皎月飞光。

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

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堪伤。

朝欢暮散,被多情、赋与凄凉。

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余香。

算得伊、鸳衾凤枕,

夜永争不思量。

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

天色已晚,轻舟向长满杜衡的小河[现如今的北塘河]岸边靠拢。在盛产鱼米的水路驿站,放下白色的船帆。

纪绪遥望天空。

明朗的天色如同晴朗的白昼,河水澄静,皎月耀光。怎堪听从那遥远的村落传来的悠悠羌笛,引起他无限的思念。

他感到自己就如同水中之萍、风中之梗,过着漂荡不定的生活,马上就要七夕[1]了,牛郎和织女每年还有一次的相聚,可自己竟连他们都不如。

语蓉拿出了一张七百两的银票说:“这是柳好好让我转交给你的。”

纪绪接过了银票,打开来翻看,想要从这张纸片上寻找只字片语。可银票上只有一些无聊的数字,哪有什么甜言蜜语……

纪绪失望地把银票折叠了起来,递给了语蓉,说道:“大姐,你拿着这张银票,去买五十亩良田吧,每年能收些粮租维持生计。”

“那你如何过活?”

“您上次给的银子,我还没花呢!书院的费用是刘伯温给我免的;生活的花费是张锦出的;这次来杭州,却是周公子出的资……”

“也就是我弟人品好,交了如此热心的朋友。”语蓉把银票收了起来,笑盈盈地说道,“就听你的,买上数十亩田地。但我们说好了,这五十亩良田是给你买的,田契上要写你的名字。”

“不要写我的名,写小雅吧。”

“写她的名?”

“就当是我俩给她备的嫁妆。”

“呵,我把她拉扯这么大,一点儿回头钱没见着,到末了,倒要搭上我五十亩良田……”

纪绪笑了笑,说:“这么晚了,小雅也不回来。要不,我就不等她,您跟她说一声?”

“小弟呀,这次你可真得跟小雅见一面,替我好好开导开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