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曾多次对西湖的景色进行过评选,每次评选都极大地提高了西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比如,元代评选产生的“钱塘十景[1]”就流传到了现在。
钱塘[杭州]西湖,不仅是一个自然湖,也是一个人文湖。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
故有:春来“花满苏堤柳满烟”,夏有“红衣绿扇映清波”,秋是“一色湖光万顷秋”,冬则“白堤一痕青花墨”的赞誉。真可谓,名自景始,景以名传,名中有诗,诗中有画。
昨天,苏小雅带着大家从“柳浪闻莺”开始,坐上画舫去了湖中心先看了荷花;中午上了苏堤左转去了“花港观鱼”,并在“卢允升别墅”吃了午饭;黄昏来到了雷峰塔,欣赏了“雷峰夕照”和净慈禅寺的“南屏晚钟”……在袅袅的钟声里体味了岁月静好。
月亮升起的时候,他们又坐上画舫去了小瀛洲,观赏了“三潭映月”。
【一】《醉中天.花木相思树》刘时中.元曲
花木相思树,禽鸟折枝图。
水底双双比目鱼,岸上鸳鸯户,
一步步金厢翠铺。
世间好处,休没寻思,
典卖了西湖。
今天一大早,苏小雅带领着大家又来到苏堤,浏览那“苏堤春晓”。
春季拂晓是欣赏“苏堤春晓”的最佳时间,此时薄雾蒙蒙,垂柳初绿、桃花盛开,尽显西湖旖旎的柔美气质。
现在是暮夏,虽没有桃花盛开,但也凌霄怒放。
看那花花树树交枝接叶,像是互诉着情愫;鸟儿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幅折枝画图;湖里的游鱼成双结对,在水下快乐地追逐。
岸上的人家门当户对,男男女女都是亲密相处。一步步镶金铺翠,到处见琳琅满目。真是人间的天堂乐土啊!
他们经过了“曲院风荷”,瞄了一眼“双峰插云”,便来到了“云水光中”的水榭。
在此,可远眺外湖漾漾水色,近赏里湖连天荷叶,令人思绪悠远深长……
苏小雅知道:此处是白娘子与许仙相识的地方。因此,断桥也成为拥有爱情象征意义的、最富盛名的桥。在此处若能拉近与张锦的关系,那该多好!
于是,小雅灵机一动,说道:“如此良辰美景,我们咏诗连句如何?”
纪绪知道周大公子的文采不行,他最忌诗词,便道:“小孩子的游戏,我们大人不参与,你们小孩子玩吧!”
小雅把头一歪,问道:“谁是大人,谁是小孩?”
纪绪笑了笑,说:“我和周公子是你的长辈,当然是大人了。”
“那,张公子呢?”苏小雅给纪绪使着眼色。
“噢~”纪绪立马意会,“张公子年少,和你一样,是小孩子。”
小雅异常兴奋,说道:“那,我俩小孩儿作诗连词,让大人们评判吧!”她也不管人家张锦同不同意,便让程欣拿出了纸笔等文具。
程欣把纸笔墨放在石桌上,拿着砚台去到水边,取了一点儿水,回到了水榭,研磨起来。
张锦提起笔,伸着头想调和墨汁。由于石桌太矮,他身子的上半截几乎是横在桌子当心。
苏小雅见张锦的半边脸上溅了几点墨汁,于是掏出手绢,想给他擦拭。她拿着罗绢,裹着右手的中指和食指,正在脸上擦着,忽然“哎哟”了一声,手拿了罗绢,坐了下来。
张锦放下笔,站直了身子问道:“苏小姐何以惊讶失声?”
苏小雅惊道:“张公子的耳垂上,为何有耳洞呀?!”
张锦笑道:“苏小姐问的这个…原因很是简单……我是白子,白家的男子都是穿耳的……”
【二】《柳梢青.西湖》赵汝愚.词
这样的解释,对于玩过无数女人的周大公子来说,岂能信服?何况,周大早就对张锦的身份存疑,便也过来凑热闹道:“白子男人为何要打耳洞?”
张锦道:“为了围猎呀。”
“这与打猎有何关系?”
“猎物听到耳环的响动,就会跑动。”
周大公子笑了,“净胡说,听到耳环一响,老虎就给吓跑了?”
张锦感到周大像是在审犯人,便不悦地道:“谁说是吓唬老虎和狮子的……”
“那是唬谁呀?”
“吓唬那些胆小的鼷鹿!”
“吓它干嘛?”
“鼷鹿善于隐蔽,不好捕捉;但它生性敏捷机警,一听到响动,就像兔子一样逃跑。只要它跑起来,猎人就好捕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