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顺四年[1333年]五月,燕帖木儿因纵欲过度而亡,太后卜答失里在内定自己的儿子燕帖古思为妥欢贴睦尔的继承人后,决定正式奉妥欢贴睦尔为帝。
五月底,妥欢贴睦尔从镇江的“蛟溪书屋”回到了大都[北京]。
六月初八,妥欢贴睦尔即位于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是为元惠宗。元惠宗即位后改年号为“元统”。
送走了铁公子[妥欢贴睦尔],“蛟溪书屋”便迎来了放暑假的时间。
周大公子带着杜十娘来到了茅山。他们在茅山玩了一整天后,第二天一大早,便约着纪绪和张锦一起去了杭州。这次出行,张锦还带上了自己的书童程欣。
纪绪为什么非要去杭州一趟呢?
因为苏小雅来信说,她母亲语蓉带着全家去杭州定居了。说是为了忘记从前的耻辱和伤痛,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和人生。
【一】《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词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到了杭州,周大公子带着杜十娘和仆童丫鬟住进了靠近西湖的“悦湖客栈”。纪绪便带着张锦和程欣,按照信上所给的地址找到了距离西湖有30多里远的九里松——语蓉的新家。
一进院子,看见语蓉扶着儿子赵刚站在香樟树下,正学走路呢。纪绪喊了一声大姐,就急忙跑过去抱起了小赵刚。语蓉见是纪绪来了,便顺势抱住他的后背,啼哭了起来……
张锦知道语蓉是纪绪的义姐,可是怎么看着倒像是一对久别的夫妻……看到张锦被冷落在一边,纪绪立马给他们相互介绍。
语蓉把张锦让进了屋子,真是殷勤备至,不是倒水续茶,就是问寒问暖。
一直未见到苏小雅的面,纪绪就问:“大姐,小雅和婉儿去哪儿了?”
语蓉一手拿着香蕉,一手端着橘子从里屋出来,说:“小雅去了城隍庙[1],婉儿让他人给买走了。”
纪绪又问:“那现在谁和小雅作伴?她一个人去了城隍庙?”
语蓉说:“我又给她买了一个叫‘顺心’的姑娘。这个年长一些,也很会伺候人。原先的婉儿,哪会侍候人呀,也不知道叶大人是怎么想的,花那么多银子,买个‘棒槌’回去……”
正说着,小雅带着丫鬟顺心回家了。
一见到纪绪,小雅就高兴地大喊一声:“小叔,你怎么来了?”边说边蹦跳着跑了过来,那架势,就像要拉着纪绪跳舞。
纪绪点了一下小雅的脑门,笑道:“都是大姑娘,怎么越发不安稳了,没见屋里还有客人吗?”
这才发现,屋子里还有两个小帅哥。小雅的双眼像是被什么吸住了一般,瞬间变得更加光亮了。
张锦也向小雅报以浅浅地一笑。
张锦的头发向来弄得就不是很精致,这一些,都是跟他的义兄纪绪学的。但是,就单单这黑发慵懒、白衣缱绻就足以让苏小雅着迷,如果再加上张锦那清浅的一笑,小雅的心瞬间便被融化了……
看到小雅还在发呆,纪绪立刻扯着小雅的袖子,来到张锦的身边,给他俩相互介绍。
小雅施礼后,顺手拉走了纪绪,扭捏地小声说道:“小叔,你跟我来,我有事对你讲……”
纪绪只好跟张锦说了句:“九弟,你稍坐片刻,我去去就来。”说罢,便随小雅进了偏房。
一进屋,小雅便问:“小叔,那人是谁呀?”
“不是跟你说了嘛,他叫张锦,是我的同学,我俩脾气很合得来,便结拜成了兄弟……”
“你干嘛要结拜成兄弟呀~”
“这有什么不妥吗?”
“当然不妥!这样,我是不也得喊他小叔呀?”
“是呀!”
“这多有不便呀!”
“如何不便了?”
“你不见,我吃着亏了么?!”
纪绪笑问:“你吃什么亏?”
“你想啊,你的堂哥堂弟,我得叫小叔吧?”
“对!”
“你的朋友同学,我又得叫小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