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问:“什么游戏,需要这么多人?”
纪绪说:“就是你们常玩的‘飞花令’[3]呀!”
铁公子从来没有玩过,便问:“好玩吗?”
纪绪道:“这是一种口头文字类酒令,这种酒令没有其他行令工具,只是以口头吟诗、作对、唱曲、猜谜等行令,所以才叫‘飞花令’。”
铁公子说:“原来是吟诗作对呀,我还以为拿着一枝花,当飞镖飞呢~”
徐素素亲昵地掐了铁公子一下,“你就知道玩飞镖。”
纪绪接着给铁公子解释:“为什么叫‘飞花令’呢?”这个名字来源于唐代诗人韩翃的名诗《寒食》中的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
铁公子虽然文化不高,但也想试试,心想:丫鬟侍女都能来,我为何不能?好歹我也跟着秋江长老学过一年的汉文,便道,“纪公子,你详细说来。”
纪绪说:“飞花令要求,对令人所对出的诗句要和行令人吟出的诗句格律一致,而且规定好的字出现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诗可背诵前人诗句,也可临场现作。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比如说,酒宴上甲说一句第一字带有“花”的诗词,如‘花开堪折直须折’;乙则接‘落花时节又逢君’,花在第二字位置上;丙接“月照花林皆似霰”,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丁接“人面桃花相映红”,花在第四字位置上;接着可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出门俱是看花人”、“深巷明朝卖杏花”。到花在第七个字位置上则一轮完成,可继续循环下去。行令人一个接一个,当作不出诗、背不出诗或作错、背错时,由酒令官命令其喝酒。”
铁公子一听,犯难道:“这么复杂啊!”
看到铁公子有些打怵,纪绪说:“要不,我们唱曲?”
铁公子问:“唱曲又如何?”
纪绪道:“就是学柳永填词。不过,大家都得唱出来。”
一听要唱曲,大家都来了精神,尤其是女孩们,因为他们听李甲说纪绪唱歌特好听。
杜十娘问:“我们唱什么曲子?”
“昆曲,‘昆山腔’如何?”
“唱昆曲?唱我们当地的曲目,你一个四川人,行吗?”
“你把‘吗’去掉,叫‘行’!你不见,有一丹徒人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嘛?”
“哪个丹徒人说的?”
纪绪合起了折扇,指了指自己说:“我呀,纪绪呀!你不知我来自丹徒吗?”
大家哄笑,“我们唱那一折?”
“‘渔樵问答’怎么样?”
铁公子问:“如何问答,我可不懂。”
纪绪说:“很简单,就是一个人问,一个人答。”
“怎么问?如何答?”
“随便问,也随便答。”
铁公子说:“你给打个样。”
纪绪转身对李甲说:“时弦兄,你用铜萧起个调门。”
李甲取出自己的铜萧便吹奏了起来。
调子一出,侍女们的琴呀,古筝啊,也跟着合奏。
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它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所以,江浙人都会哼唱。
【四】《爱江山更爱美人》小虫.词曲 李丽芬.歌
首先是纪绪先问:“道不尽红尘奢恋,诉不完人间恩怨。”
谢月朗答:“世世代代都是缘。”
李甲问:“流着相同的血,喝着相同的水。”
杜十娘唱:“这条路漫漫又长远。”
张锦唱:“红花当然配绿叶,这一辈子谁来陪。”
如意唱:“渺渺茫茫来又回。”
徐素素杵了铁公子一下,示意跟他唱了。
铁公子说:“你先问,我来答。”
素素只好先唱:“往日情景再浮现,藕虽断了丝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