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一尺深红胜曲尘

听如意这么一说,杜十娘好不高兴。她提议,把宴席就设在黄鹤楼上:“古人不是说过嘛!‘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纪公子是大才子,在那里设宴岂不美哉?雨中观景,赋诗寄情……”杜十娘畅想着,“如果只有我们俩人,该有多好啊!”

“你想什么呐!你是不是又想抛下我们?就像昨天晚上,你一个人去约纪公子。”谢月朗埋怨道,“你也不想想,人家能跟你出去嘛!”看十娘有点儿不高兴了,月朗转而又笑道,“他岂是能单独与你出去的人?除非,有我们几个陪着!”

杜十娘为难地说:“可这么多人一起去,你叫人家如何花得起那么多的银子?你可知,黄鹤楼的酒水是很贵的!”

月朗道:“你为何要让人家纪公子花钱呢?”

杜十娘说:“是人家纪公子请我,我不让他花钱,难道让我花嘛!”

“你俩都不必花钱,总会有人为你表现的!”月朗边说边向贾正理使了个眼色。

贾正理道:“又想让我出血?”

月朗笑了笑:“你不是从来没有听过十娘的琴和歌嘛?今天就让你一饱耳福。”

“哎~”贾正理问,“你不是说杜十娘不会唱歌弹琴,光会吃饭喝酒吗?”

杜十娘嗔怒道:“你干脆说我是个‘吃货’多好!”

月朗捂着嘴,笑着说:“不是不会唱,是怕你们出不起那份银子。”

贾正理道:“听个歌、唱个曲能使多少银子?”

月朗不屑地说:“呵,多少银子,光听我十妹弹筝[1]一曲,就得纹银十两。”

“我操!”贾正理惊叫了一声,“那,唱一首歌呢?”

月郎把两个食指搭在了一起,比划成一个十字形状说道:“得有十个‘我操’!”

大家都大笑不止。

贾正理直摇头说:“你可饶了我吧,我可负担不起!”

月朗说:“你付不起,周大公子想花钱听歌,十娘还不给他唱呢!我十妹的歌声,不是谁花钱,就能听得到的……今天要不是你们跟着人家纪公子沾个光,就你贾正理,就算你出一百个‘我操’,也不唱给你听……”

杜十娘说道:“好了,别嬉闹了。贾大哥先带着他们去黄鹤楼定好酒席,我和纪公子随后就到……”

【三】《客官不可以》徐良.词曲

巳时,杜十娘带着纪绪来到了黄鹤楼。大老远,就听得到从包间里传出的琴乐奏唱。

只听,徐素素唱道:

“客官不可以,你靠的越来越近,你眼睛在看哪里?还假装那么冷静。客官不可以,都怪我生的美丽,气质又那么多情,小心我真的生气。”

又听到谢月朗扮作男生唱道:

“小姐,你是不是弄错了,好像我没有点这个煲,又矮又胖又找不到腰,虽然有点可爱味道。小姐,你是谁家的城堡,请你靠边坐坐好不好?挡到窗外风景看不到,你说的话莫名其妙。”

看到纪绪和杜十娘进了房间,徐素素表演得就更加卖力了:

“你要去哪里?我每天都在想你,想念你身旁空气,想念你坏坏眼睛。你现在哪里?我每天都在回忆,回忆搞笑的相遇,回忆悲伤的结局。客官,客官,客官,不可以!客官,客官,客官,你在哪里?客官,客官,客官,我想你!”

谢月朗却白了纪绪一眼,心里暗暗骂道:我请你,你便不来;杜十娘这个骚货一请,你便乖乖地来了,真是假正经。她便学着纪绪这个正人君子的模样唱道:

“小姐,小姐,小姐,不可以!小姐,小姐,小姐,别伤心!小姐,小姐,小姐,对不起!”

徐素素直接跑到纪绪的眼前唱:

“客官不可以,你靠的越来越近,你眼睛在看哪里?还假装那么冷静。客官不可以,都怪我生的美丽,气质又那么多情,小心我真的生气……”

————————————

注释

[1]古筝与古琴

古琴与古筝这两种乐器,长得很相似,有点像“俩兄妹”的关系,两者同属于弹拨类乐器,古琴是哥哥,大概诞生于3000多年以前,而妹妹古筝则大概诞生于2000多年以前。

作为哥哥的古琴以“清和淡雅”的风格成为了“国乐之父”、“圣人之音”,而作为妹妹的古筝则是以“明快灵活”的风格成为了大众百姓的最爱。

那么,为什么古琴在生活中没有古筝多呢?

其原因便在于“雅”与“俗”的传承与转化。千百年来,哥哥古琴与妹妹古筝一直相依为生,但是哥哥一直是“雅”的象征,而妹妹则一直是“俗”的象征。随着时间的发展,妹妹学习了哥哥“雅”的一方面,慢慢的超越了哥哥古琴。

(1)两者构造

古琴,又名瑶琴、玉琴、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的弹拨乐器之一,从诞生开始,琴便带有一种传奇色彩,“神农造琴说”、“禹舜造琴说”、“伏羲造琴说”等等,这些关于琴的起源的故事众说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