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西郊草堂图》虞集.诗
早晚东吴羁客船,
直归万里画桥边。
寄资尽有诗人在,
忍向图中看数椽?
虞集主仆七人被迎进了“普救寺”。
虞集由一个丫环搀着扶进了方丈,根据他的眼神判断,确实是视觉出了问题。
汪寿昌赶紧起身让座,“伯生兄,能看到我吗?”
虞集光听到汪寿昌的声音,根本不知他在哪儿,只是“噢,噢”地应着。
明本长老把虞集让到自己的座位前,说:“院使病得也不轻!”他让悟尘给自己重去搬了一把椅子。
虞集说:“知道,知道,知道汪大人也病了,在明长老这里养病。”
汪寿昌上去扶虞集坐下,问:“你是如何知道我住在这儿的?”
虞集说:“太后,太后。”
“哦,是太后告诉你的。这么说,也是太后放你走的唠。”
“可不是呢,皇上怎肯放我?要不是皇上走得早,我哪能这么快退休?”
汪寿昌笑道:“这么说你是盼着皇帝驾崩唠?”
“汪大人不要开这样的玩笑。”
“记得我年前让人画了成都杜甫草堂图给你看的事儿吗?”
“记得,记得,”虞集叹了一口气,“看了家乡的画图,更引起我的乡愁啊!”
汪寿昌道:“你还为此写了四首诗。记得其中一首说,早晚有一天,你这个‘东吴羁客’,一定会长驱万里,回到万里桥边的梦中故乡……”
虞集哈哈大笑:“现在终于圆梦了。”
这时,小和尚呈上了茶。
虞集喝了一口茶,问身边的明本:“明长老一向可好?”
明本欠身合十,答道:“贫僧托虞大人之福,还算康泰。”
虞集又说:“老夫此次的来意,已命虞福转达,不知明长老应允否?”
明本忙道:“虞大人说哪里话!虞大人和汪大人皆朝廷命官,为国家用尽了毕生的精力。两位大人途经本地,暂居小寺,断无不允之理,大人只管安心住下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