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大将军龙源,高家二子高源,隐姓埋名以武状元之身进入朝堂,只为他高家讨一个公道,其孝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特,加封正一品大将军王。
萧太后因误听误信,致使她与她的好姐妹马歆音决裂,如今骤然听到如此事实,实乃自责,自请去普济寺清修,一生为她的好姐妹祈祷。
此诏一出便是轰动全国,如风一般快速传遍中原乃至域外。
百姓们纷纷默契的面朝皇城俯首叩拜,声称有此君者实乃他们之幸,中原之幸,天启之幸。
百姓们再次群聚上呈万民书,感念宸帝之徳,高家之事乃先皇之错,那些奸佞之错,不该算在他们宸帝的身上。
宸帝大感,与皇城最高顶向万千黎明百姓鞠躬致谢。
朝堂剩余官员中凡有参与当年高家之事者,皆罢官,于卧龙山底为高家亡魂冤灵守墓,以偿自己所犯之罪孽。
此言一出,人们又纷纷称赞宸帝宽厚仁德,实乃明君之典范。
此间之事传于域外,域外那些参与了当年之事的小国部落便坐不住了。
虽然高源已经将那些小国部落打的落花流水对天启俯首称臣了,可那些小国部落虽小,但也不是随便就能灭掉的。
他们惶惶不安的唯恐宸帝会将他们牵扯进去,于是各自不言而喻的派了使臣打着进京朝贡的借口向京城而来,顿时整个京城就热闹了。
宸帝中宫空置多年,立后一事也因为这些域外之人的到来而被重新提上了日程,只因为这些域外各国都带来了自家的公主,他们打的是什么目的,一目了然。
他们中原天启岂能让一个域外公主做了皇后。
所以如今朝堂虽是被宸帝掌控,那些新任的各部大臣们也都几乎是他提拔上来的,但立后的呼声却是没有因此而减轻停歇。
更是有一些大臣想将自家的妹子女儿侄女什么的推上皇后之位,或者是入宫为妃。
毕竟杜相死了,杜婉便没了依靠,虽然有杜偌焕这个正二品的工部尚书哥哥,可他太年轻了,
况且都过了多年了,宸帝却没有一点要立杜婉为后的念头,而且她至今一无所出,那些大臣们的心思自然就活跃了。
皇家血脉的延续在他们眼中可不是宸帝一人的事,那关乎着整个天下,这便是皇家无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