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靠偷师!”
“当时正值明清鼎革,南明朝廷并没有允许西洋人进入景德镇,但是好景不长,几十年后,清军入关,清朝的皇帝大笔一挥,西洋传教士殷弘绪,得以进入景德镇。”
“而后殷弘绪,便整整在景德镇,蛰伏了七年之久。”
“其间更是两次寄出万言信,像西洋输送瓷器烧制技术。”
“直到这两封万言信传回西洋之后,西洋人才算是真正的学会了烧制瓷器。”
在一旁的朱元璋顷刻之间便握紧了拳头:“慷他人之慨,大方啊,真是好啊!”
朱元璋的眼睛里已然快要冒出火来了。
虽然在朱元璋的认知里,这瓷器压根就不算是什么值钱的玩意。
但是这无论如何也是汉人的东西,就让女真人这么大方的送人了,朱元璋的心里还是觉得肉疼。
自家的儿孙败家也就算了,你女真人算个什么玩意儿?
而任以虚却摇了摇头,叹息道:“还并不仅仅是陶瓷,陶瓷更多的还是观赏性物品,真正彻底改变西洋人的,是元代王祯编纂的《农书》”
“这部《农书》之上,记载着一样名叫水力大纺车的东西!”
“后世人只知西洋人的工业,起步于珍妮织布机。”
“但是又有几个人知道,仅仅一个织布机,是不可能引发这么大的爆发力的。”
珍妮机只不过是一种织布机。
如果只是珍妮机面世,绝不足以在那个时代,掀起一场工业革命!
但是,恰恰就在这个时候,西洋人在元代西传的《农书》之中,找到了这个所谓水力大纺车的记载。
“如果仅仅是一台织布机,最终他们的生产力,还是会受限于纺纱技术的制约。”
“但是西洋人将《农书》里的水力大纺车,改为成阿克莱大纺车之后,西洋人的纺织业,彻底没有了桎梏,最终一飞冲天。”
“大量廉价的布匹,也在几十年之后,彻底的将中原的手工棉布取代,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同时,大量的纺织品,还倒逼了西洋的运输业,发生变革,从而最终使得整个西洋,完成了生产力大突破!”
朱元璋彻底傻了脱口而出道:“啥?!西洋人,是靠着咱们的水力大纺车才发达的?”
原本朱元璋还以为是西洋人自己,造出了这么多惊为天人的机器。
合着最关键的一步,竟然是由汉人帮着他们迈出去的!
“不仅如此,当咱们学着他们当年超过我们的路走时,在他们的嘴里,我们竟然成了山寨,劣质品的代名词,简直是岂有此理。”
“当年他们的瓷器,难道不是这么起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