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儒?
儒即礼官也!
到时候,自己岂不是想不上朝,就不上朝,想骂谁骂谁?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心里,就不由得一阵暗爽。
看着从乾清宫外走进来的朱标,朱元璋不由得长叹了口气道:“标儿,快快快,方才衍圣公孔希学已然跟自己说过了,这次入京,他就不走了,要留在京城,帮咱们变法!”
“咱正在这儿想,到底该把衍圣公,给放在哪个职司呢!”
听到这个消息,朱标登时便喜出望外。
任以虚要的就是打倒封建礼学,老爹你直接把礼学源头孔家,拽到变法这边来了?
还得是你啊!
乾清宫里,朱标看着朱元璋面前写着的,兵,礼,吏,工,户,刑,六部,旋即便忍不住笑道:“爹,儿臣以为,衍圣公在礼部最为合适。”
朱元璋一脸疑惑的抬起头看着朱标问道:“标儿,你也觉得上朝时间太早了?”
朱元璋也不是工作,主要是卯时上朝这个操作,实在是太他.娘的反人类了。
冬天的时候,就算是退了朝天都还没亮,这个点在家睡会觉不香吗?
哪怕晚退朝一会呢!
朱标却摇了摇头笑道:“爹,衍圣公去礼部,主持科举最为合适。”
“科举?”
顷刻之间朱元璋不由得眼前一亮。
大明变法,虽说是儒道并重,但是实际上就是要打破原有的理学束缚,顺其自然。
百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朝廷就需要提供什么样的人才。
但是要打破程朱理学束缚的第一步,就是要从科举开始动手。
只有科举选上来的不是儒学出身的官员,朝廷的风气,才会逐渐的发生改变。
如果让孔希学去主持科举,那大明将得到一大批,不是儒学出身,又有真才实学的干吏!
而这些人,都是任以虚所说的,依靠变法而崛起的新贵!
从而使得大明的六部衙门,逐渐被新贵所把持,届时变法之事,便是定局!
朱标在一旁露出了一个你懂得的表情,而后继续说道:“科举之事,首在变题,儿臣奏请,以衍圣公为主考,拟定明岁会试考题!”
朱元璋饶有兴趣的,盯着面前书案上的纸笔,抬手便写出了一道圣旨,旋即便朝着远处的小黄门道:“将此诏传谕中书省,即刻照办,不得有误!”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