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其他人肚里落了食也清醒了几分,开始接话茬了,兴致上头的时候什么话都往外说。
“你们之前被地头蛇给缠上了?他们还追了妈?”
黄水仙无心的一句话叫牛家三兄弟都皱了眉头。
自家人被人围堵欺负已经让人很不得劲了,老太太被当街追打更叫当儿子的接受不了。
秦淑芬想到那天婆婆跟遛狗一样的溜那几个壮汉,想了想说了句公道话:“妈倒是没吃亏。”
三兄弟对了下眼神,看了眼正在屋里头调节收音机的老太太,问清女人们搁哪挨的围堵,对方长什么样子就收了嘴。
等徐春娇一出来,三兄弟主动揽了进城买肉的活儿,还问需要添置个啥,能一趟跑完的就不两趟。
女人们倒是说着没啥,瓜子,果脯,糖果啥的,这一个月陆陆续续买了的。
牛建国立马嚎了一嗓子,“妈,你不是说咱家还没买糖果么!!”
生产队好些社员家的小孩都开始互相交换糖纸了,他们落后了好多!
黄水仙对儿子的控诉视若无睹,还叫人一边去别耽误大人说正经事。
开玩笑,她要早说买了,年前屯五斤,过年的时候能剩个六两就不错了。
人跟婆婆交代着,“今儿我跟着进城吧,去食品商店把水果买回来。”
买水果不用票不用本,只要有钱就能敞开了买。
过年家里头主要买红皮橘子和苹果,早买怕干巴,今天买正好。
这会天也大亮了,好些社员路过瞧见牛进仓都想进来唠几句。
牛进仓接着话茬呢,叨叨也就是到外头以后才知道每个地方物价不一样,跟工资有关系。
徐春娇嘴了一句倒是没错,她搁泸市和京都时就只知道了,京都的城区是六类地区,工资水平搁全国还在中等偏下,到泸市就不一样了,那地是八类地区,工资水平被京都高得多,物价也就贵,泸市一顿饭能在别的地吃上两顿,买一斤糖果都三块钱起跳,生活成本高着呢!
秦淑芬忙说对对对,她们也是在军区的时候才知道全国工资还分类呢,从三类到十一类不等,类别越高工资越高。
孩子们兴致勃勃问海岛属于几类。
牛进棚默默的来了一句,“三类”,俗称偏远艰苦地区….
想唠嗑的社员们纷纷走了。
老牛家现在闲聊的档次太高了,听不懂也接不上话,还是走吧..
人多又爱唠嗑就是容易跑题,徐春娇又把话题拉回来。
这区一趟就得小半天,都回去补个觉去,下午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