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者,阳灭阴也。大水者,阴灭阳也。”
“大热同于大旱,此乃阳灭阴,尊厌卑也,上不忍于下,固其真义,当大甚阴法。”
“大寒同于大水,三辅遭大寒灾,是为阴灭于阳,阴阳调和,道之生基,阴阳失调,天怒人怨。”
“阴灭阳者,卑胜尊也,以贱伤贵者,此为逆节,故鸣鼓而攻之,宫内卑者驱之,重正阳位,方是解难之术。”
桑弘羊娓娓道来,
以阴阳解答天灾,看似为道家之法,实则汉时用阴阳解物,并不专属于道家,而是应称为儒学,更精准的来说,是汉儒。
汉学“外儒内法”,实则还应有一味“道术为血肉,”
儒、法、道三术合一,为汉学之特点,嘴上说罢黜百家,实则是兼容百家。
只不过,桑弘羊所言,并未让刘彻顺心,刘彻冷哼一声,
“你什么时候研究上经学了?要论经学,你在朕面前,不是班门弄斧吗?董生之春秋繁露,朕读得比你还多,朕要听的是这个吗?”
提到董生,刘彻嘴里一阵腻歪,
不过,
刘彻所言非虚,他的经学水平仅次于玄学方术,董仲舒将诸道合一,著《春秋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