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外婆叫杨要珍。

外公当年在县里做过会计,正儿八经的干部。

疾病去世。

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没有了,老太太当年还带着三个孩子,在城里根本生活不下去。

后来刚好国家号召上山下乡运动。

杨要珍一咬牙,带着几个孩子到了金安大队这边。

当时这边都是湖滩,一到夏天洪涝季节就会被淹没。

其余时间都是陆地状态。

下乡过来的男女同志们,喊着口号,热火朝天的改造。

把原来的芦苇踩了,又挖沟筑大堤。

就这样,这边很多良田被改造了出来。

几十年之后,总有人在抨击湖区围湖造田。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围湖造田的那个年代,国家粮食欠收,山上的树根子都被刨了个干净,饿死了不少人。

那种情况之下,人总要活下去,逼不得已罢了。

杨要珍是个很通情达理的人。

也是金安大队里唯一的文化人。

所以当年也在大队里做过书记,在村里的名声也特别好。

八十大寿,也是大队里不少的晚辈起哄一定要搞的。

土砖房的跟前杀了一头猪,还搭起来了几个临时的柴火土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