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欣:“也就是说,他十岁才上学,为什么上这么晚,一般六七岁就可以上学了。”

“我们村没有学校,得到大村去上学,两个村之间有一段距离,我不放心他那么小一个人去上学,等到大一些才让他去的,谁能想到学校也不好好教书,弄得最后连学都不能上了。”

安欣心里暗自庆幸,如果是她的妈妈,就不会把孩子耽误到这么大年龄才上一年级。

牛国栋,名字倒是起得挺响亮的。

看看父亲的资料,竟然还是一个连长。

接下来,还有十一岁,十岁的,其他的大多数都是六岁到八岁的。

安然所在的班级,也有跟他同岁的一个孩子。

不过对于安然来说,这种情况已经习以为常了。

他从三年级开始,就比其他同学小三到五岁。

现在成为同龄孩子的老师,他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王老师教书十年,同班孩子年龄差太大的她见得多了,她自己的儿子就是十二岁,现在才上三年级,就在她的班级里。

本来孩子应该上五年级了,但是这个学校没有五年级,听说暂时找不到老师。

这件事情刘团长亲自问过袁师长,袁师长说,因为他已经做过一个粗略的调查,这批来上学的孩子,大多数都是一到三年级的水平。

上到四年级五年级的人很少,同时也是为了节约经费,就暂时只办一到三年级三个班。

所以王秀英的儿子,就只能重新从三年级开始上。

在王秀英看来这个年龄段上三年级的孩子也不止他们家的孩子。

王秀英除了儿子,还有一个闺女八岁,上二年级,在安然的班级里。

最终报名的结果是,一年级的孩子有四十二个,二年级的有三十一个,三年级的有二十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