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楚姑

第1058章 楚姑

丁思芸笑道:“西兰卡普现在已经走进燕京城,就是在古城商业街上,销售前景看好。尤其是土家姑娘绣制的精美服饰,和大风民族服饰相得益彰,成为古城商业街最亮丽的风景!”

“好!”刘枫喝一口油茶汤,“就是要发掘民俗文化传承的产品,而且一定要打造品牌战略,不要单打独斗,一定要形成规模化、产业化!

党团员青年是接受新事物,创新能力最强的群体,务必要走在前面,在民间起到致富带头人的作用,让更多的乡亲父老享受到市场经济的福利!”

罗一书郑重回答:“请刘教授放心,我会关注民俗文化传承,一定会让民俗文化形成产业,一定要让更多大山深处的老百姓,摆脱贫困生活,奔向小康社会!”

“应该如此,”刘枫眯起眼,看着场地中间傩坛法师在表演外坛傩舞,“比方说四道茶茶道茶艺,由它衍生出来的,绝对不只是一个小小的文化茶楼。

再比如说眼前的外坛傩舞,这些极具民俗风格的东西,完全可以结合起来,向外推广!这就不仅仅是茶文化,更是土家族民族风情的整体包装和推广,这种民俗产业在当今时代非但没有落伍,反而是愈发的焕发出新的生机!”

傩舞的舞步称为禹步,又称踩八卦或踩九州,相传是大禹举行祭祀的活动时模仿鸟步而创造的一种舞步。傩堂戏面具用柳木或白扬木制作,白杨木质轻而不易开裂,柳木在民间是避邪之物,用此物制作面具,有驱邪纳吉之意。

佩戴面具时需用一块长约宽七八寸,长四五尺的布沿着面具的边缘从头至下颔一起包住,按掌坛师的说法为包去“凡胎”,以出“神像”。新雕刻的傩面具必须举行开光仪式,使它由无生命的木像变为有灵性的神祗,然后才能使用。

面具人物造型奕奕如生,生动活泼,各具特色,不愧为可贵的艺术珍品。傩戏演出步法变幻莫测,大穿花、小穿花、雪花盖顶、黄龙缠腰、怀中抱月、池鱼戏水、苦竹盘根、太公钓鱼、灵官拜台、擦地爬沙、犀牛望月等。

傩堂戏不愧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她的原始性、原真性更具原始形态,多姿多彩,瑰丽奇异,它对研究原始傩的形态学与生态学,研究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和原始宗教学、艺术发生学等学科,都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场地中间,村民们跳起了古老的摆手舞,楚姑跪坐在一边,柔声为刘枫介绍:“摆手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不论什么盛大的聚会,都要跳的。

嗯,现在唱的是摆手歌,我们土家族爱唱山歌,情歌、哭嫁歌、劳动歌、盘歌。这些旋律优美的乐曲,配上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舞蹈,无疑是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刘枫笑道:“的确绚烂夺目,这些都可以形成产业文化,楚家湾乡这里太闭塞,我们要正视现实。争取让这些民俗瑰宝走出大山,走进芒昌市、荆江市、江汉市,乃至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