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没那么巧吧?
徐仁聪暗自想道,亲自开车将陈石和女弟子载到草场口大街的古玩店后院,然后女弟子独自守在外面,徐仁聪陪同陈石走进密室。
“哦,收藏颇丰啊……”
陈石只说了半句,轻轻扫了扫便刹住话头。
徐仁聪小心翼翼道:“想请大师先看下王维的《鹿柴》……”
“那个不用看,假的!”陈石不容置疑道,“内地几个版本《鹿柴》都是假的,世上根本不存在这幅字画,完全是后人臆造!”
徐仁聪哪甘心啊,毕竟花三万块钱请来的,不看白不看,非拉着陈石来到《鹿柴》面前,挤出笑容道:
“假在哪里,请大师指点一二,也让我长点见识以免日后上当。”
陈石戴上手套轻抚字画,道:“唐代都是绢本画,绢不如宣,时间久了容易干滞易脆,古绢全靠糨糊维持,所以鉴定要诀之一是糨糊变质朽化的颜色;其次古绢因为经常打开品鉴,绢面有种特殊的镜面光,专家往往依据其辨识真伪,但玉石反复磨擦也可达到这种效果,只是做不出来绢色轻浮、韧性和筋骨,全凭手感经验;其三,内行特别在意古绢织法,宋绢横、竖均为单丝,横线比竖线稍宽,颜色与深色藏经纸差不多;元绢为细单丝,纹理较稀;明绢竖为单丝,横为双丝,丝线粗细均匀,纹理密实;清绢横、竖都为双丝,然而唐绢与它们都不同,基本是以生绢作画,后来才用半熟热汤入粉并把绢丝捶扁,宋代及以后全是熟娟加浆……先生可对照看看。”
徐仁聪一一对应仔细鉴定半晌,脸色慢慢暗淡下来,失落地说:“应是赝品无疑,难怪大师都懒得细看,这边呢,请大师鉴定明清两代的古字画。”
“嗯……”
陈石换了付眼镜,又取出放大镜认认真真一路看过去,等把整个密室四壁挂的字画都看完,时间已不知不觉过去两个多小时。徐仁聪平时以坐为主,象这样久站的情况相当少故而两腿直打战,有精疲力竭之感;陈石却腰杆挺得笔直,依然神采奕奕并保持专注状态。
“大师觉得怎样?”徐仁聪忐忑地问道。
陈石定定沉思良久,道:“收藏、鉴别古玩,前提要懂得如何造假,掌握造假种种手段由此逆推方得其精髓。”
徐仁聪汗颜道:“我……我主要请朋友代买,不过都出自京都拍卖行并有名家出具鉴定证书。”
“古玩鉴定证书只代表个人意见,不具备法律效力,再说拍卖行……”
陈石摇摇头,“古书画造假一般有临摹、拼凑、挖补、臆造等手段,但要完整复制一幅古画达到乱真程度,通常采用一种特殊工艺叫做木版水印,是古代特有的复制工艺,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为一体,根据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逼真地复原字画内容。”
“木版水印……”徐仁聪听得似懂非懂。
“具体有分色分版、勾描、刻版、印刷等工序,每道工序都非常专业,譬如勾描,即用透明薄胶版覆在画上,照着轮廓进行勾描,再拿薄燕皮纸覆在透明薄胶版描,不单轮廓和笔锋,最重要的是神韵!”
陈石绘声绘色道,“再譬如印刷,古绢或古宣都事先做成对应年代的色泽、古旧程度、霉斑、水洇,印成后还要用特殊工具将字画边缘擦成因年久自然破裂的鲫鱼形口,里面最好露出点点雪丝……”
“原来这么多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