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帛上的字迹,一看便是文采风流之辈所写。
常人写字,追求的都是一笔一划清晰可见,可此人却起承转合已自成一番气度。
想想这位监国公子当初尚未入朝之时,便有“玉公子”的雅名流传在外,有这么一笔字,倒也显得理所当然。
‘萧先生当面,渊此时身在咸阳,杂务缠身,不能与先生持酒言欢、相坐而谈,身为遗憾!’
‘萧先生有大才,渊早已得知,但渊之前不过一普通公子,尚无权柄在身,故哪怕心有所念,亦不曾行动。’
‘侥幸,此番父皇以监国之权委于渊,渊终于可以得偿所愿!’
‘先生且听渊一言,先生既才高八斗,那何必屈居一县小吏之位?’
‘且来渊侧,大展宏图,岂不美哉?’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此言,赠予先生,在咸阳恭候先生到来!’
萧何此时整个人都激动得颤抖了起来。
他怔怔地看着手里的绢帛,仿若看着一件稀世珍宝。
实际上,写给萧何的绢帛之中,话说得很客气,但真正让萧何看重的却是最后一句。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仅此一句,却道出了他这等饱学之人一生所求!
对啊!
上辅君王、下牧臣民,便是这一身学识最好的归处;
而赢得这生前身后名,便是他这一生最高的向往了。
他萧何自认学识过人,虽无几分傲气在外,可那傲骨天成,一直不曾低眉。
可如今,眼见着那位猛然间登临高位、行使监国之权的公子渊,仅仅十四字,便道出了自己的一生抱负。
更兼信中对自己多有看重。
如此种种叠加在一起,他萧何岂能不重视。
想到此间种种,萧何双手捧着手中的绢帛,冲着东方大礼参拜道。
“萧何拜谢公子看重,此生任凭公子驱策!”
听得萧何这番话,王离终于松了口气。
可算是把这个最麻烦的差事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