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他们,化为了热闹的一部分。
该说的都说完了,瞧这众人面上或惊疑或恐惧或不解的神情,元夷意兴阑珊的摆了摆手,吩咐道:“行了,快快按照陛下的吩咐将这几位大人送到刑部大牢中,莫要让叶尚书久等了。”
禁卫军闻声而动。
很快,偏殿的所有朝臣都被捆上双手,押送往刑部大牢。
其中或有几人挣扎的过于剧烈,以至于乌纱帽落地,一头黑发披散开来,显得好不狼狈。
待目送他们离开皇宫,元夷这才回去复命。
“陛下,一次将这么多大臣下了大牢,会否有些激进了?”元夷颇有些忧心忡忡。
听了这话,晋安皇缓缓一笑,不甚在意:“叶尚书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接下来应当怎么做,只要能让叶尚书满意,他们自然能返回家中。”
且瞧着吧。
既然蒋伯文是凉国的细作,那么就算为了安全起见,也不会有太多的人涉及此事之中。
那些与他同流合污的臣子,多是利益使然各有所求。
可即便如此,相信他们也不会这么轻易的被蒋伯文忽悠到能通敌卖·国的程度。
元夷想了想:“陛下,是否需要太子殿下出面主持大局?”
太子?
晋安皇顿了顿,不知在想什么。
片刻后,他终是摇了摇头:“这件事,最好不要将太子牵扯进来……至少,不能让百姓们知晓此事是由太子一手彻查。”
闻言,元夷讶然不已:“为何?此次机会难得,若是太子殿下出面,恰好能借着这次机会在朝中声威大震,从此后,朝臣们必将对太子心服口服。”
“不可。”
晋安皇按了按眉心,声音沉稳:“太子既已是太子,便不再需要这种可有可无的光环,而蒋伯文深得民意,一旦与此事牵扯,便是与民意相左,恐惹流言蜚语上身,太子不能出面。”
风险太大,对于太子而言,且并无太大的好处,不值得冒险一试。
何况,太子的地位,早就在她成功拿回议和书时,就再无人可动摇了。
……
事情也正是如晋安皇所想。
五月二十五日,蒋伯文被下诏狱的一日。
上京,大乱。
在消息传遍上京后,百姓们自发将刑部所在之处围困,数百人声势浩大地堵在刑部大门前,叫嚣着要让朝廷官员出来给他们一个交代。
“出来啊,一直躲在里面算什么本事!蒋太师入潮为官几十年,一直兢兢业业,时时想着为百姓谋福祉,你们就这般轻易的将这么一位国之栋梁下了大牢,可否给我们一个说法?”
“是啊,我才不相信蒋太师会通敌卖·国,一定是有人陷害他!”
“你们这些人,不去抓几个江洋大盗给百姓做主也就算了,怎么都还学会了窝里斗?”
“蒋太师如此一个风光霁月的君子,绝对不会做那些事情,还请还我们蒋太师一个公道。”
议论声越来越嘈杂,几百个人的喋喋不休几乎能将整个刑部淹没。
正在处理公务的叶泉闻声而出,当看见刑部大门前密密麻麻的人群时,他的面色很有些难看。
即使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知晓大多百姓对于蒋伯文都有一种盲从的心理,在此时此刻,叶泉的心情仍旧很复杂。
他忽然想起了多年前的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