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明白那位心思深沉的东宫太子在想什么,可他知道,倘若真让君琛大大咧咧的闯入皇宫,恐怕等着君家的不会是好事。
以晋安皇的手段,如果只是民间传言,必定有办法将这件事情压下来。
“将军,请听我一言,你要相信太子殿下,她绝不会让你失望的!”
随着此话一出,君琛微微一怔,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模糊的人影,远远的朝他盈盈笑着,仿佛在说:
将军,信孤。
见他似有犹豫,周世仁再道:“将军,咱们不能坏了太子殿下的计划,你放心,如果真需要让你出面,太子殿下绝不会瞒着。”
君琛闭上眼,隐藏了眼底翻滚的情绪,沙哑的声音问道:“我还需要等多久?”
等多久?
除了算计一切的戚长容知道,谁又能明白?
他又不是戚长容肚子里的蛔虫,无法探得她的想法,自然,也就不知道戚长容到底此事安排在哪一日。
自觉拍马也及不上戚长容心思深沉的周世仁顿了顿,然后含糊的回道:“应当就是这几日的事了。”
……
在滔天的流言蜚语里,又缓缓的过了三日,在这三日中,流言不止没能平息,反而变的越发剧烈,大到一品大臣的府邸在议论此事,小到街边小摊也能听到碎碎私语。
流言与皇室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晋安皇无法在短时间内压下流言,流言也无法让晋安皇做出改变。
这个平衡中将会被打破。
当日夜,君府收到了一封来自东宫的手书,里面只简短的写了一句话,一共十二个字:
明日辰时,登申冤台,击申冤鼓。
君琛逐字逐字的看去,只觉得每一个字都像刻在心头似的,转瞬使伤口鲜血淋漓。
周世仁惴惴不安的等候在旁:“将军,太子殿下写了什么?”
看完以后,君琛毫不犹豫的将那张纸伸到灯盏内,任由它被火苗吞噬,最后化为灰烬。
良久,周世仁才听得君琛开口。
“她让我,明日辰时敲响申冤鼓。”
周世仁:“……”
这便是彻底的将此事宣之天下,与晋安皇对着干了。
一个想还真相清白,一个想维皇室尊严。
两方对垒,谁也不可能让着谁。
周世仁低头,清楚的看见君琛手握成拳,手背上的青筋暴出。
可想而知,此时的他有多激动。
再一抬头,君琛的眸子在昏黄的灯光中好似闪烁着刺眼的光芒。
一直盘旋在他们心上无法忘怀的这件事,总算是拉开帷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