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同意,只是不会阻我。”
君琛望着赵月秋,开始思索,她是什么时候生出这样的想法的。
此时的赵月秋比谁都冷静,思绪也一点一点的理开。
她对东宫了解不深,大概只知道几分,更多的是经常从十三公主嘴里听到对太子的各种夸赞,每当提起太子殿下,十三公主的眼睛里都像是装满了星星,闪闪发光。
也许是从那时候起,她心里对太子就有了模糊的印象。
儒雅,温润,脾气好,有无双智慧。
刚开始是被十三公主感染,对东宫太子有种莫名的崇拜之感,后来懂事了,偶尔和其他小姐妹坐在一起开玩笑时,会提到对未来夫君的幻想。
那时候她脑海里竟然滑出了戚长容的面貌。
她并不对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既然有了入主东宫的心思,就开始思索此事的可能性。
赵理是朝廷重臣,所行所言,眼界开阔之度皆非常人能比,耳濡目染之下,她也比寻常闺中女子更加懂得权衡利弊。
直到今日在沿湖亭中再次见到戚长容,她更加确定心中的想法,不顾君琛的阻拦,一次又一次模模糊糊的表达自己的心意。
然而戚长容全然不懂,竟是不带丝毫留恋的转身离开。
她并不失望,还有种隐隐的高兴。
戚长容的表现至少代表着她确实是个君子。
君子如玉,润世无双。
君琛从刚开始的难以接受,到后来的逐渐平静,摒弃心底难言的一丝怪异之感,却是道:“东宫有两位昭训,是皇上亲自赏下的,很是受宠,太子不管去到何处,一定会带她们两人中的其中一人。”
赵月秋微微淡淡一笑。
关于妾室的问题,她很早就思考过,身为东宫太子,日后掌管大晋的皇帝,为了皇室的繁荣,戚长容的妃嫔只会越来越多。
人一多了,争斗自然也多。
只不过……
“妾室可以有很多,太子妃却只有一个。”
赵月秋信心满满,踌躇满志,自认为放眼整个上京都没人能与她比肩。
不过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堂堂的东宫太子会是女儿身,所以,她的志向注定要落空了。
这边赵月秋在肖想太子妃之位,另外一边的戚长容却丝毫不知,晋安皇得知太子频繁出宫的消息,与身旁的人略微一合计,给她找了些事做,结束了她‘游手好闲’的日子。
百汇阁,审核室里,有几位老者,拿着一本薄薄的册子,盯着上面最简单的一句话反复的瞧了又瞧。
以往每一个来百汇阁的挑战者,都会用尽满腹墨水长篇大论,以求达到极致。
他们还是头一次遇上只答一句话的闯关者。
还是那个青衣书生,被唤到几位老者面前。
言老问道:“这位闯关者答卷时,可有冥思苦想?”
青衣书生摇头,眉目间也浮着一抹困惑:“未曾,我见他答得很轻松,好像……在来之前就已经有了答案。”
他甚至有一种错觉。
好似这等问题在那人心里就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