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不用找了。”江源一手拿着一根糖葫芦,继续向前。
“公子一定能高中。”老汉笑着喊道。
来到大安寺的时候,天色已暗。
江源瞧着守在大安寺东门两侧的黄衣和尚,好奇问道:“你们这里晚上也开放?”
右侧和尚看了眼江源,双手合十,恭敬道:“宵禁之前开放。”
“宵禁?”江源一怔,狐疑道,“朝歌城有宵禁?”
“有的。”右侧和尚道,“亥时之后,全城宵禁。不过,一般只要不在三十六条主街道上乱逛就好。”
“没有夜市吗?”江源好奇问道。
“有。”右侧和尚点头,“每月十五,解禁一晚。”
江源没再多问,迈步走进大安寺。
沿着青石主路走了一阵,入眼是天王殿和珈蓝殿,走过天王殿、珈蓝殿,是地藏阁、文贤殿。
来到文贤殿的时候,有穿着黄色袈裟的中年和尚出来迎接。
“施主是今科举人?”
“是。”江源点了点头。
“这边请。”中年和尚引着江源,来到文贤殿。
走进大殿,发现大殿两侧供奉着两列神态各异的金色佛像,最前方是三尊足有一丈多高的金色大佛。
大佛前方有座供台。
此刻,月婵正跪在供台前的蒲团上,双手捧着一竹筒,正在晃动。
竹筒里,有一根根竹片签。
“您先等一下。”中年和尚轻声说了句,快速走到供台一侧,瞧向正在抽签的月婵。
“大师先忙。”江源也来到了供台附近。
“啪…”
月婵晃动的竹筒掉出一根竹片签,拿起看了两眼,秀眉微蹙,随后递给中年和尚。
“临风冒雨去还乡,正是其身似燕儿;衔得坭儿欲作垒,到头垒坏复须坭。”中年和尚轻声诵读,随后看了眼月婵,低声道,“这是一根下下签。”
“看出来了。”月婵起身,没听中年和尚解签,往左侧后移三步,斜瞥江源,“该你了。”
“公子认识我?”江源故作好奇,说话时走到了供台前。
“大名鼎鼎的广陵郡解元,能不认识吗?”月婵似讥似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