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意外的发现,似乎也在缓慢增长。
看来每天喝一点灵泉井水,多加时日,对精神力的增长是绝对有好处的,不过比较慢就是了。
第一茬收获的作物,小麦亩产1300斤,磨成粉是1000斤白面。
不过遗憾的是,跟空间里,纽约港码头集装箱的白面比,也没有特殊的功能,就是普通白面。
她把磨好的一千斤白面,找出十个布口袋装上。
粮食袋子都是找出来集装箱里的白布,自己做的,不过是用仓库的一条生产线操作,可不需要她亲手缝制。
生产线,成衣都能做,何况是面口袋?一做就一大批,有八千条,大小都有,全搁到仓库存着随时取用。
以后种出了粮食,就直接拿袋子来装。
另外,土豆亩产四千斤,地瓜亩产六千斤。
这些也不用装袋子了,浪费,直接堆到仓库,反正那个区域都是保鲜的。
玉米收获后,玉米粒亩产1200斤,磨成粉一千斤左右,这个纯玉米粉得装袋子,一共装了十袋。
傅红雪实验一次,对这几亩地有了了解,心中有数。
除了白面以外,这些粗粮,都是空间原来没有的,可以多种一些。
六十年代,龙国是缺衣少食的时期,家家户户吃饭都吃不饱,囤些粮食早晚有用。
她将这三亩左右能种的地,再次全种上玉米,然后去到指挥大楼的八层。
拿过来几袋刚刚自己磨的白面、玉米面,搁到厨房区域。
傅红雪打算只要有空,就做一些现成的食物,囤起来。
别的不会,蒸白面馒头、玉米面窝头还是能整明白的。
这两天她有特别留意几个亲戚做饭,学会了做这两样,别说,自己动手一试,大窝头做的有模有样,白馒头也暄软香甜!
还是那个绝顶聪明的自己~
傅红雪这一顿蒸馒头、蒸窝头啊,干的还挺带劲!
一排八个灶台,全放着大蒸锅,一次蒸出八锅,速度也快。
八层本来就是比较空旷的自助餐厅,傅红雪把桌椅全收走。
这些日子,保鲜面包货架已经刷新出来四十多个,都在仓库呢,现在再移回来,就摆在这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