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音乐节评奖

“其余具体事项,则由我等去办。”

众人闻言点头,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

刘宗周负责重制礼乐,如今忙得是不可开交。

音乐节的琐事,自然不值得麻烦他。

甚至很多人心里,都没对音乐节有多重视,不认为乐的地位,能够和礼相比。

李玉在说了个大概后,又向潞王说道:

“皇爷对音乐节也有指示,说是要把广义上的音乐项目,都要包含起来。”

“所以音乐节要有音乐类奖项,如最佳音乐奖、优秀音乐奖、作词奖、作曲奖、编曲奖、演唱奖、演奏奖、最佳乐团、最佳指挥等。”

“殿下要负责的,就是音乐类奖项,可广邀同道评选。”

潞王闻言颔首,对此颇有兴趣。

他是真的喜欢音乐,而且想靠这个留下贤名——

朱载堉这个榜样的作用,已经初步显了出来。

如果未来音乐的地位提升,他们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足迹。

然后李玉又道:

“乐舞密不可分,朝廷还有乐舞生,并且要选拔乐舞人材。”

“所以音乐节还有舞蹈类奖项,由鄙人和教坊司、神乐观诸位评选。”

这是保留乐户的重要原因,要让他们在各种祭祀典礼上服役。

最后才是戏剧,由冯梦龙、凌濛初两人,负责戏剧类评选。

但是两人还有不同,那就是擅长话本的冯梦龙,主要负责话剧类,凌濛初负责其它。

说了这些分工后,李玉又向众人道:

“这些奖项的评选,首先要有提名。”

“诸位都是知名人士,可作为专业人士参与。”

“提名定下之后,除了专业评委投票,还要参考大众投票,以及选出最受观众欢迎奖项。”

“目前初步定的,是和《京城文艺报》合作,他们把入围名单印刷在报纸上,读者剪报投票。”

这让张溥来了兴趣,说道:

“《京城文艺报》的发行量,应该不算多吧?”

“《明报》是四大报之一,李兄有没有考虑和《明报》合作?”

李玉有些惊讶,说道:

“张兄的《明报》,也愿参与此事吗?”

“我和《京报》谈的时候,他们只愿让《京城文艺报》参与。”

作为收编了京城抄报行的报业集团,京报集团不但有撑门面的《京报》,还有《新闻报》《文艺报》等专业报纸,都是和原本的报业人员合办的。

甚至就连四大报之一的《大同报》,都是和京报集团合办,只是由钱谦益主导,关系更疏远些。

李玉最初想的,就是与《京报》合作,广泛投放选票。

但是《京报》认为自己是全国性报纸,选票投放到外地,音乐节都过去了。

所以拒绝了此事,只愿意拿出《京城文艺报》合作。

李玉好不郁闷,却也觉得有理,所以就没有去找其他报纸,只和文艺报合作。

没想到张溥在这个宴会上,主动提出合作,可以在《明报》上印刷选票。

这让他很是高兴,但是又和张溥说了顾虑。

张溥却认为是小事,夹带着附送就行了。

这样读者不需要掏钱,自然不会抱怨。

至于增加的成本,张溥认为可以在选票背后印刷广告收回来——

可以说,在办报一年之后,他已经熟悉了报纸运作。

要不然《明报》也不会成为四大报之一,仅次于《邸报》和《京报》。

李玉听到张溥的办法,对此很是高兴。

甚至想着音乐节是不是能打广告,以便收回成本。

不过在想到音乐节是第一次举办,最重要的是树立名声后,他又打消了这个想法,决定先稳一稳。

潞王则完全没有这个想法,他只是为张溥的帮忙而高兴,举杯向对方示意。

张溥在得到这次合作机会后也很高兴,因为他从李玉所说的选票中,敏锐察觉到这种评选方式的潜力。

说不定未来就有议员来报纸上打广告,号召有选举权的民众,投票选他为议员。

所以他觉得在《明报》上试一试,看看这种评选的效果如何,提出章程规范。(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