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一个庄稼汉,此刻却站在了大秦的最高学府内,这大秦的太学,倒让不少寒门学子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安,便是这样的例子。

“好,难得有这番志向,若是立下功勋,我自当为诸位请赏。”子婴夸赞道:“还有数月时间,番邦的语言还当费心学习。”

众人身后的几位番邦之人,子婴已是注意到,想必这便是淳于越请来的语言老师,能把事办的如此周到,子婴颇为满意。

“听到没,公子鼓励尔等研习番邦语言,好让后世不要再学这等言语!”一旁的淳于越配合鼓励。

三人连忙称是,子婴又是鼓励了一番,这才跟着淳于越到了三楼的房间之内。

这是淳于越个人的书房,里面竟是堆积了大量的竹简,从成色上来看,倒是颇具年代。

子婴知道,现在淳于越的重点,全部放在了编纂《大典》之上,这房内的文书,想必便是各地搜寻来的古籍。

见公子这番模样,淳于越神情略显落寞,指着书架道:“公子是否觉得繁多?实际上,这等事务早就有人做过,老夫不过是校验正确与否罢了。”

边说着,边请子婴落座。